年底活動比較多。 葬禮、頒獎典禮還有演唱會這些,全都撞在了一起。 生意方面,事情同樣不少。 例如收購特斯拉之後,將它和fisker汽車工作室一起重組,已經成立一家“s電動汽車公司”。 公司商標就是個硬朗的金色“s”標誌。 乍一看有點像超人的符號,也像是數字“8”,又或者是葫蘆。 估計設計團隊,專門研究過華人的傳統文化,寓意都顯得特別不錯,還很容易被人記住。 合併後的s汽車公司,分別敲定出混動解決方案,以及純電動汽車這兩條發展路線。 前者主要協助傳統汽車生產商,往新能源混動方向轉型,未來靠賣配件、收專利費掙錢。 後者則是屬於蘇瑞的純電動品牌。 “特斯拉”是個人名,大概就跟“小明”、“王三”差不多,況且投資界都知道特斯拉之前業績糟糕,長期遊走在破產邊緣,因此並沒有保留這個品牌的必要。 重新另起爐灶,讓它們以一個全新的身份出現在人們眼中,能夠將這家公司,跟蘇瑞牢牢捆綁。 他在圈子裡的名氣,可比埃隆·馬斯克大多了,對s汽車公司招聘人才、吸引潛在投資者,都會起到巨大的幫助作用。 最起碼在未來幾年之內,這兩條線將會同時發展。 假如在未來,混動解決方案專案做不好。 那麼蘇瑞可能會考慮,自己砸錢收購一家傳統汽車廠商,爭取拿下既存在里程焦慮情緒,又希望降低用車成本的那部分使用者。 在電動汽車解決充電難、里程短的問題之前,混動汽車在歐美國家可能會更有市場。 但暫時還不確定,到底有多少車企,願意跟s汽車公司開展合作。 主要是蘇瑞還要生產純電動汽車,等於成了那幫傳統車企的競爭對手。 給s汽車公司送業績,明顯有點資敵的意思。 日系車企正忙著研發氫能源汽車,德系、美系車躺著吃老本,估計只有國內的車企,會對這些混動解決方案比較感興趣。 反正研發混動解決方案,比純電動汽車省錢多了,這有助於幫他熬過最艱難的“拓荒”階段。 現如今s汽車公司的任務,主要就是研發中高階量產車,多積累些技術專利,為籌備超級工廠做準備。 資金可以分批慢慢投入,蘇瑞的壓力暫時不算太大 另一邊。 蘋果公司正在秘密生產一款劃時代的新產品。 外界流傳的訊息比較少,但蘇瑞已經提前知道,所謂的新產品,就是ipad平板電腦。 而且他還提前收到邀請函,邀請他明年1月份,去參加在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舉辦的釋出會。 再加上已經進入測試階段,明年就要開始量產的iphone4,屬於蘋果的時代真正快要到來了,相信股價將會一飛沖天。 跟十多年後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靠封閉式的作業系統搞壟斷,到處砸錢遊說制裁競爭對手,又立牌坊又雙標不同。 蘇瑞承認現如今的蘋果,確實是一家特別厲害的科技公司,常常能拿出亮眼的產品。 可惜科技教父喬布斯一走,它很快就跟其他公司差不多,將利潤和股價放在首位,被資本寡頭操縱著,失去了創新精神。 比如自從去年開始。 喬布斯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說過“我們有平臺設計一輛好車,我們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建造一輛車”。 然而他去世以後,直到十幾年之後,蘇瑞都沒看見蘋果汽車的影子。 沒了這位暴君去震懾蘋果董事會,任何燒錢且存在風險的研發專案,在蘋果內部都會砰然墜地。 對蘇瑞來說。 也幸好喬布斯舊病復發,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佈局汽車研發專案。 要不然以蘋果公司的資金儲備、強大的整合研發能力、以及覆蓋全球的銷售渠道和影響力,未來最起碼要從s汽車公司手上,分走價值數千億美元的電動汽車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 隨著交易的完成,蘇瑞揹負鉅額貸款,成為了企鵝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他已經讓家族辦公室方面,派了位華裔負責人,前往企鵝集團考察,主要是為了聊聊跟冬京商城開展合作,幫這個購物平臺降低引流成本的事。 蘇瑞去年融資6000萬美元,在冬京商城裡佔股49,隨後又幫忙擔保貸款10億人民幣。 他覺得冬京商城目前的情況,不是燒錢太快,而是燒得太慢了點。 擴張電商業務需要錢,開闢物流業務也需要錢,再加上很快就要推出的金融業務,仍然需要注入大筆資金,才能從阿里集團手上咬一大塊肉。 等到錯過這段黃金髮展時期,再想搶市場只會事倍功半。 要是抱上企鵝集團的大腿,則可以降低大量的引流成本,未來說不定還能在金融業務上開展合作。 這才2009年。 qq依然一家獨大,微信還沒誕生。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