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又是因為東西方文化差異不同,所得出的不同結論。但這種結論又無法反駁,總不能找到威廉二世,指著他的鼻子說:我們華人和你們不一樣,我們不忘本,哪怕就算是出門討生活也會落葉歸根,和你們這些背宗忘祖隨時拋棄故鄉的薄情寡義的人不一樣。
這不是解釋,這是罵大街。
但令人可悲的是,在此時的西方社會,威廉二世的思想是主流。甚至美國人在30年前透過了一個《排華法案》,就是為了限制華人移民。
當天中午,老雷諾給秦致遠打電話,有議員在國民議會中提議,要把外籍軍團第一師調往阿爾及利亞,同時重新研究科西嘉島問題。
果然,還真有坐不住的。
如果說英國人的報紙秦致遠還可以置之不理,那麼當法國人注意到科西嘉島的時候,秦致遠就必須要做點什麼。
如果秦致遠的部隊被調往阿爾及利亞,同時法國人重新審視科西嘉島的地位,那麼秦致遠之前所有的努力將會付諸東流。
接到老雷諾的電話後,秦致遠馬上行動起來。
報紙上的論點是打嘴炮,秦致遠在英國也有自己的渠道可以發出聲音,《泰晤士報》第一時間就對《每日電訊報》的文章加以駁斥,而且是站在全人類的高度上。
《每日電訊報》創刊於1855年,愛德華利維勞森接手報紙後,《每日電訊報》的發行量超過30萬份,成為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勞森於去年去世,《每日電訊報》發生人事更迭,曾經的輝煌不再,最近銷量連續下滑。
或許是為了扭轉頹勢,《每日電訊報》選擇了最具噱頭的標題,矛頭直指最近風頭正勁的秦致遠。
這恰恰符合了法國一部分人的心意,最近的法國政府又開始動盪不安,頻頻有人提交關於總理的不信任案,國民議會每天鬧成菜市場,據說在國民議會里有些激進分子已經開始互相扔雞蛋。
一直以來在法國都有一個聲音,那就是要求總理下臺,由“老虎”克里蒙梭上臺組閣。特別是當尼維勒的春季攻勢失敗,法軍部隊爆發大規模兵變之後,現任總理保羅潘樂威在這件事上的軟弱和應對無力暴露無遺。
此時的法國從上到下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法國需要一位堅強有力的領袖,一位有鐵血氣質的領袖。
這幾乎是為克里蒙梭量身定製的要求。
保羅潘樂威肯定不甘心灰溜溜下臺,於是秦致遠就成了轉移公眾視線的犧牲品。
現在的秦致遠可不是好欺負的,克里蒙梭的關係先不說,單單是老雷諾在國民議會中的關係,就不是某個人或者是某個團體能夠承受的。
雷諾集團作為法國最大的經濟團體,雖然老雷諾本人為了避嫌沒有在國民議會中擔任職務,但在國民議會中肯定也有自己的代言人。於是在一天之後,國民議會中針對保羅潘樂威的大規模反擊幾乎是瞬間爆發。
針對某個政客攻擊,其實不必有真憑實據,只要是懷疑就可以。老雷諾的代言人拿出的理由五花八門,什麼保羅潘樂威在擔任科技與發明部長期間曾經舞弊,什麼保羅潘樂威身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出來從政就是不務正業,甚至保羅潘樂威在家裡舉辦一個宴會都成了擾民之舉。
是否是事實並不重要,如果保羅潘樂威想要證明自己是清白的,那好,請你先卸任接受調查再說,如果調查結果證明保羅潘樂威是無辜的,那麼保羅潘樂威會得到一個道歉。
都已經卸任了,道歉有個屁用!
第271章 短兵相接
1917年五月的世界,並不僅僅是法國出現動盪,全世界都是一樣。
俄國的科倫斯基政府希望解決軍隊問題,但無論他釋出什麼命令,情況都會向著更糟的方向發展。他頒佈命令,解除43歲以上男人的兵役,結果本來就擁擠不堪的鐵路系統頓時湧入大量急於回家的中年老兵;他廢除逃兵的死刑,結果馬上就有上百萬計程車兵開始逃亡。
奧匈帝國已經面臨解體,卡爾一世還在努力維持國家統一,但內憂外患的國家已經只剩下一個空殼,德國人已經對這個國家感到絕望。如果威廉二世幫助卡爾一世維持政權,那麼卡爾一世還能堅持一段時間,如果威廉二世放棄卡爾一世,那麼奧匈帝國撐不過一個月。
德國人自身也有問題,飽受詬病的首相貝特曼霍爾韋格終於辭職,新的首相人選遲遲無法產生。最大的反對派也就是軍方代表中,興登堡表示沒有興趣,魯登道夫還不夠資格。德皇威廉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