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追朔到半坡陶文,但是不少學者認為陶文只是文字的雛形。大家一致認為文字的成熟樣版從商朝的甲骨文開始,古人迷信鬼神,行事以前往往用龜甲獸骨占卜判斷其吉凶,然後在甲骨上刻記所佔事項及事後應驗的卜辭或有關記事,其文字稱甲骨文。自從甲骨文出土以來,發現單字共有4500個,已識2000餘字,公認千餘字。它記載了三千多年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資料。你們見過甲骨文嗎?”
柳、鄒兩人同時搖頭。
梁教授攤開姚風臨的字,接著角落裡挖出深埋在雜物堆裡的揹包,找出幾張粗糙的印刷字,兩樣放在一起,“這就是甲骨文。你們看看石壁的符號與甲骨文有七八分接近,我跟姚風認為這裡的古墓屬於夏朝。我們不妨這樣來看,商侵吞夏之後也繼承了它的一部分文化與制度,甲骨文是夏朝文字的延伸與發展。夏有四、五百年的歷史,是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脫離了部落聯盟正式建立王權制度。既然古代史書有詳細的記載,這說明古代宮廷有夏朝的文字流傳下來。經過無數的戰亂與時代變遷,這些文字遺失了。太行山脈地勢險要,古代的生產力沒能力完全開發,經受的人禍不如富饒的平原那麼頻繁,這裡的古蹟才得到倖存……”
鄒清荷眨著眼睛覺得梁教授離題太遠,這些跟姚風臨字有什麼關係?
姚風笑著對清荷打了一個手勢,鄒清荷跟著他走出工棚。姚風笑道:“當梁教授開口說起這些沒有半天是停不下的。”
“我不明白,他說的話跟你臨字有什麼關係?”鄒清荷摸著後腦問。
“呵呵,有關係的。我臨字也不是隨便的照著亂寫,每一個字要找到它的結構,字與字之間的運筆聯絡,篇幅的起勢與回收。慢慢地摹寫中領悟刻字人的心境。”姚風找了一塊石頭坐下,“梁教授對漢字極有研究,是這方面的權威學者。他總結出一套獨特識辯古文字的心得與方法,他認為應該把古文字當成一副極有神韻的圖畫,帶著熱情的心來臨摹、揣測、理解、推演,理解文字出現的背景,前後貫通才可能正確地識別它。你別認為這些象符號似的文字沒有生命力。它們也有天形、神韻和內涵,不真心喜歡上它怎麼難認識呢。中國的文字歷經數千字的演化到再起的簡體字很不容易啊。”
“唉。”鄒清荷嘆氣,他很怕文言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繁體字都不認識,說這個頭痛啊。
“姚風這小子一轉頭跑到哪裡去了?”梁教授說得嘴幹,本來想吩咐姚風給他端杯水來的,卻沒見到他的人。
“梁教授,你叫我們來有什麼事?”劉持平問。
梁教授拍拍自己的頭,不好意思地乾笑,“差點把正事給忘了。姚風!”
“來了。”姚風推開門板門進來了。“教授,難道你完全破譯了石棺上的文字了?”
梁教授笑了,搓著手道,“沒有完全,只有一部分,石棺上的文字是祈禱風調雨順的祭文,石棺裡埋放著祭器,石坑裡還有活葬的六牲。這個發現給了我啟發,我爬上山頂往下一看,你們猜猜我發現了什麼?”
“教授,您能不能一次性把話說完,猜來猜去很辛苦哩。”姚風不滿道。
柳下溪等人笑了起來。梁教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多動動腦,不用會生鏽。”
“勞逸結合才是正確的。”姚風詭辯道。
梁教授決定不理這個專門拆自己臺腳的弟子,他從木架下拿出用土堆出的縮小版小山模型,讓大家都集在他身邊,一邊指指點點一邊中氣十足地說著:“我發現了整座山的造型象一隻靈龜。七座石棺埋在靈龜伸出的腦袋上。我們紮營的凹壁前面延伸的坡道就是龜尾。你們看這四個突出的位置分別是龜腳。我想當初選擇王陵的理由就是看中了這座龜山,古人認為萬年靈龜是吉祥之物,為了鎮住龜山建造王陵之後在頂部堆積了岩石,形成高峰,經過歲月蹉跎,完全看不出昔日的人工痕跡。”
“梁教授認為山上的岩石是人工移山造成的?”柳下溪驚奇地問。
“你認為辦不到?”梁教授反問他。
柳下溪覺得這種事難以想象。
“古人有愚公移山的傳說,近代人有滄海桑田的創舉。古代王陵的建造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不亞於建造他們的都城,只要人多在絕對權威的無理要求之下,移山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劉持平中肯地回答。
“他們就不怕山上的石頭把王陵壓垮?”鄒清荷提出自己的問題。
梁教授等人笑了起來,“你覺得這座山的外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