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章 你相信嗎

聽說當年被調包的小小姐正是元家二姑娘,張嬤嬤心裡勉強能好受一點。

不管怎麼說,元家和裴家一樣都是勳貴之家,小小姐雖然只是養女,總不至於缺衣少食。

何況元老夫人和元大人的人品她還是清楚的,他們教養出來的孩子,肯定差不了。

反倒是大小姐……

她想起了聽說過的元二夫人不怎麼待見元二姑娘的流言。

顧夕靠在椅背上道:“姐姐的性情你也知道,要讓她關心疼愛沅兒不可能,但也不至於磋磨她,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張嬤嬤點點頭:“這倒也是……可二小姐,就算這些都是事實,咱們也沒有證據,小小姐怎麼才能回到你身邊?”

顧夕道:“我方才就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哪個環節處理不好,後果不堪設想。”

張嬤嬤並沒有把顧夕說的“後果”弄得很清楚,她只知道當年的事情裴廷瑜做得太隱秘,她們現在紅口白牙說她用了調包計,誰會相信?

要知道她雖然是二小姐的小姑子,更是大周朝的皇后娘娘,不是輕易就能撼動的。

她有些忐忑道:“二小姐,那接下來您打算怎麼做?”

顧夕道:“咱們要沉住氣,在沒有拿到切實的證據之前不能打草驚蛇,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裴廷瑜身邊也不是鐵板一塊,遲早總能找出破綻。

現在最重要的是證實沅兒的身份,我已經和女兒分離了十四年……十四年吶,嬤嬤。”

張嬤嬤道:“既如此,不如老奴親自跑一趟大西北,去尋蕙姑娘把當年的事情問個清楚。”

顧夕握著她的手道:“嬤嬤,方才我沒顧得上告訴你,蕙孃的夫君三年前從西北調到了遼東都司任宣撫使,如今全家都在東寧衛。”

張嬤嬤道:“那老奴就去遼東……遼東!二小姐,遼東是福王殿下的封地,永福公主前些日子不是回京了麼?”

顧夕知道張嬤嬤的意思,永福公主是自己的好友,如今沅兒又是她的準兒媳,有些事情不必瞞著她。

多一個人多一份力,有了永福公主幫忙,很多事情就容易了。

顧夕笑道:“她是為了小王爺和沅兒的婚事回來的,我本來想著她最近忙得很,想過幾日再去福王府拜訪她,現在看來不得不提前了。”

張嬤嬤似乎比顧夕更著急:“要不老奴明日就陪您去一趟?”

顧夕蹙著眉頭道:“我還是想先去靖南侯府,雖然蕙娘不在,可元老夫人和姐夫對沅兒身世的事情似乎也是清楚的。”

張嬤嬤道:“老奴覺得您還是先去找公主,她畢竟是小小姐未來的婆婆,元老夫人和元大人八成是有什麼顧慮,否則早就讓小小姐和您相認了。”

顧夕覺得張嬤嬤的話也很有道理,元宗之行事周密謹慎,他之所以回京兩年都不把這件事告知自己,肯定有他的打算。

她點點頭道:“那咱們就去福王府,您去吩咐一聲,就說我明日有事兒出門一趟,讓府裡的管事們有事情後日再來回。”

張嬤嬤應了一聲退了下去。

當晚裴廷琰父子以及裴錦歆幾人再次來探望顧夕,都被她以睡下為由打發回去了。

在把她的小錦繡尋回來之前,她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好的心情去應付裴家人,包括她的兒子。

第二日一大早顧夕就收拾得齊齊整整,帶著張嬤嬤和點翠,以及一干丫鬟婆子去了福王府。

永福公主最近的確是很忙,唯一的兒子娶親,聘禮自然不能隨便了。

她是福王府和定北王府兩頭跑,覺得自己的腿都跑細了。

當然,再忙她也沒有把兒媳婦認親的事情忘了。

她和元徵、霍驍三個人仔細研究了一日,把對付裴廷瑜的計劃詳細部署了一番。

顧夕的性子永福公主很清楚,知道女兒遭受了那麼大的委屈,她肯定是要找裴廷瑜算賬的。

而這件事又太大,一旦捅破了肯定會鬧得天翻地覆,所以什麼時候告訴顧夕很有講究。

不是不可以馬上就說,而是有些不忍心。

元蕙救了沅兒,把她從嗷嗷待哺的嬰兒養到六歲。

元徵收養了沅兒,把她從六歲的懵懂頑童教養成十四歲的豆蔻少女。

元家對沅兒有天大的恩情,而元家的姑娘馬上要嫁入皇室,一旦鬧將起來,元湘的婚事肯定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元徵嘴上不說,心裡肯定會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