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落聯盟長,稱都勃極烈。當時的女真民族是遼國的附屬,世代進貢受壓,完顏阿骨打決心改變這種不平等的局面,於次年即遼天慶四年率領兩千五百人起兵反遼,第一仗就大破寧江州(今吉林扶余東南)。公元一一一五年正月,完顏阿骨打在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稱帝,正式建立金國,同時改名為完顏旻。接下來是一連串摧枯拉朽般的征戰,公元一一二○年與宋朝訂攻遼計劃,攻陷遼上京臨潢府,一一二二年,又攻下遼國的中京,年底,攻陷燕京,即今天的北京。所謂出師未捷身先死,眼看就要徹底毀滅遼國,完顏阿骨打卻突然於公元一一二三年八月返回上京的途中病逝,廟號太祖。完顏阿骨打病逝時的金國活動區域還未能達到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而且當時的金國蠻氣未脫,腦子裡根本沒有什麼風水寶地的概念,所以遵循死哪兒埋哪兒的原則,阿骨打先生的遺體就被葬在了上京會寧府北城外,具體地址在今天黑龍江省的阿城市區南兩公里處,稱睿陵。這就是阿骨打先生死後的第一個窩,陵冢上原建有寧神殿,寧神殿又稱太祖廟。今天能見到的睿陵公園佔地面積五點一公頃,其中建築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共分為前導空間、神道空間、陵墓和寧神殿四個部分。地宮內有完顏阿骨打的棺槨及馬匹等殉葬品。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窩對完顏阿骨打來說只是一個旅店,公元一一三五年(天會十三年)二月根據金太宗完顏吳乞買的遺囑,他的陵墓遷至胡凱山與太祖合葬,分成恭陵、睿陵二陵,史稱合陵。這次金國終於知道了風水為何物,並把胡凱山確定為自家的龍脈。這座胡凱山到底在哪兒,學術界至今未有定論,原因估計是《金史》的作者覺得胡凱山肯定會像金國的名字一樣萬古流芳,所以壓根沒有記錄確切地址。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隨著皇帝陵寢遷葬於中都(今北京)大房山,胡凱山的稱謂從此在史料記載中消失了。史官一偷懶,後人就撞牆,為了搞清楚這個傳說中的胡凱山,中國的學術界頗費了一番口舌和腦筋。近年,隨著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公佈,胡凱山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這是因為名單中出現了一個“金代早期皇陵區”,陵區各項資料非常符合史書中胡凱山的記載,這就是位於阿城區松峰山鎮三清屯西北一公里半的老母豬頂子山南麓。山上建有兩座陵墓,現在能看到的只有周圍碩大的石龜趺、石人、石羊、石鼓等文物。
這兩座陵墓於一九六一年發現,所處地點被當地百姓稱為“老母豬頂子”,是“老兀朮頂子”的諧音。歷史上的金兀朮長期與岳飛交火,名氣不小,完顏阿骨打是他的父親,因兒被稱作“老兀朮”。“老母豬頂子”離金國的上京很近,其規模和佈局符合金代皇家墓葬的傳統,所以應該是胡凱山。
可惜的是,完顏阿骨打才在胡凱山安靜了二十年,公元一一五五年就又被挖出來再次南遷,改葬到如今北京的大房山(估計金國的國運就是這麼被整垮的)。大房山的金代皇陵共有十七座,原本也是富麗堂皇、氣勢恢宏,然而隨著明末時努爾哈赤起兵反對明朝,殺人殺紅了眼,當時的天啟皇帝跟著也氣紅了眼。打不過活人,至少打得過死人,於是盛怒之下的天啟下令毀掉努爾哈赤的祖墳,破壞愛新覺羅一家的風水。於是同屬於女真族的完顏一家就遭了殃,一頓鐵鍬鋤頭外加大火過後,大房山的皇陵成了破磚爛瓦。到了清朝,康熙皇帝曾下令對金太祖和金世宗的陵殿加以修繕,並立碑對被焚燬的原因作了說明。康熙皇帝雖然稍加修復,但只是表面功夫,規模已大不如從前。
說起來完顏阿骨打的陵墓被發現還是一個偶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大房山金陵遺址的發掘過程中,在主陵區發現一個巨型石坑,當時被當成一個祭祀坑,晾了十幾年一直沒人問津。到二○○二年春天時,這個“祭祀坑”已經成了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門村村民綠化用的蓄水池。有關部門清理時發現裡面竟然堆積了二百多塊重約一噸的巨石。經過連續奮戰,巨石被一一搬起,底部的四具石槨露出了真容。經過確認,該陵就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睿陵。
宋孝宗如何靠十個女人登上皇位(1)
若論古代競爭最激烈的職業,那無疑是皇帝。這個職業的待遇很高,權力最大,而且任期終身。由此造成了競爭者很多,多到幾乎包括了全天下所有的人。然而,皇帝這行唯一的缺點就是錄取率低,低到了只有一個名額。這種極端失衡的供大於求局面,直接導致競爭異常殘酷。古人們為了當皇帝,可謂用盡了各種招數,別說五花八門,就是十花十六門都綽綽有餘。譬如本篇故事的主角——宋孝宗趙昚,他能成功登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