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見面,都沒等朱元璋問話,朱標就帶著欣喜的表情,先對朱元璋說道:“父皇,奇蹟,香山縣堪稱奇蹟啊!”
說著話,他連忙指使身後跟著的那個內侍,把他捧著的一疊稿子呈上去。
與此同時,他又給朱元璋解釋道:“這是兒臣到了香山縣之後,每天所見所聞,還請父皇過目!”
朱元璋一聽,看到那厚厚的一大疊,很是高興,不過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呢,朱標又接著說道:“父皇,香山縣的成就,比起去之前在京師聽到得傳聞,真得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真得是大開眼界,香山縣竟然變得那麼繁華!”
這時候,那一大疊稿子已經送到了朱元璋面前的御案上,朱元璋已經是滿臉笑容,對朱標說道:“好好好,我先看看,你旅途勞頓,實在是辛苦的,先回去休息吧!”
朱標聽得一愣,父皇竟然說讓自己去休息?這是多久沒有聽到過的話了?
心中驚訝了一下,他當即搖頭說道:“父皇,兒臣不累,兒臣等著好了,父皇肯定有很多問題要問兒臣的。”
看到兒子竟然這麼興奮,有種迫不及待地想和自己分享在香山縣的所見所聞,朱元璋終於再也忍不住,當即吩咐身邊的輪值太監道:“搬條舒服的椅子,讓太子坐了,糕點、茶水也備些。”
隨後,他便拿起朱標所寫得那些稿子看了起來。
朱標難得在他爹面前能不用站著,可以一邊坐著一邊吃東西,對此,他很是高興。
不過,朱標倒沒有吃東西,只是坐著,然後看著他父皇的臉色。
果然,朱標就發現,他爹的臉上,露出了驚訝之色,還有驚喜,不可置信等等表情。
他就知道,父皇知道香山縣的真正成就之後,鐵定也會震驚地。
實際上,朱標感覺,他爹再怎麼震驚,都不可能有他震驚。
特別是他前往香山縣的途中所見,和到達香山縣之後所見的對比,能一下感覺出非常大的差距。
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就這種感覺!
朱元璋看完了第一份稿子之後,立刻伸手,去拿了第二份稿子看,中間並沒有去問朱標什麼。
看完第二份的時候,他又迫不及待地去拿第三份稿子看,總之,是一份接著一份地看,沒有任何停頓。
偶爾的時候,他又會去找之前看過的稿子,檢視下什麼之後又返回去繼續看。
就這麼的,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朱元璋才算是看完了朱標所寫得所有稿子。
放下最後一份稿子,朱元璋抬頭,帶著驚喜萬分的表情看向朱標,確認道:“這些都是沒有誇張的,對不對?”
朱標一聽就笑了,父皇還是覺得難以置信吧!
於是,他便立刻站起來,給朱元璋回答道:“父皇,絕無半點誇張之處,全都是如實陳述。宋、方等隨行,他們亦是見證了香山縣的奇蹟!”
朱元璋當然是相信朱標的,因此,聽到這話之後,當即笑呵呵地說道:“你三番兩次的用奇蹟來形容,說得我都想親眼去看看那香山縣的情況了!”
根據朱標的形容,香山縣的百姓,衣食無憂,居有定處,甚至都在識字,人人都能認識一些字,這是什麼,這是大同之世啊!如果大明朝的其他地方,都能像香山縣一樣,那這個洪武之治,當能吊打歷史上任何一次盛世了吧?
當然,說起來簡單,作為一名開國皇帝,經歷過餓殍遍地的亂世,最是清楚不過,只是讓老百姓衣食無憂這一條,就不知道有多難!
香山縣的底子,朱元璋是清楚的。當初挑選出來讓張一凡去折騰,就是因為那裡夠偏僻、窮困,隨便他折騰都沒事。
結果,張一凡硬是用了一年多點的時間,就讓香山縣換了人間。
想著這個,朱元璋心中忍不住就感慨,原本以為這個小子嘴邊無毛,辦事怕是不靠譜,出出點子還行,真要去做事,肯定會抓瞎。
結果沒想到,香山縣的一切,證明了自己低估了他!
想著這個,朱元璋並沒有因為自己低估了張一凡就有什麼不快,反而笑呵呵地說道:“一個普通的下等縣衙,一年的收入,不說明年他說得一百萬貫,就只是今年能確定有二十萬貫這個事情,就足以證明,他在香山縣所做得一切,都是對的了!而且,人口之多,更是多達了二十多萬,不可想象啊!”
根據歷史記載,洪武年間,浙江奉化縣市18865戶,而象山縣更是隻有17812人,不是戶數。以此來對比,一個香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