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就印度進攻巴基斯坦問題進行申訴,讓她到紐約與他會面。
在聯合國緊張的外交活動中,貝娜齊爾和父親一起出席安理會會議,與各國代表會晤磋商,也從中學到很多經驗。這段經歷是貝娜齊爾在外交問題上的一次重要實踐。但是父親艱苦的努力最終未能取得成果,安理會沒有做出決議。阿里?布托拂袖而去,飛回巴基斯坦。貝娜齊爾也從紐約回到哈佛大學。
1971年12月17日,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結果是巴基斯坦被肢解,原東巴基斯坦成為新的孟加拉國。幾天後的21日,阿里?布托臨危受命出任巴基斯坦總統,標誌著巴基斯坦歷史上布托時代的開始。它也深刻地影響了貝娜齊爾的一生。
第二年夏天,阿里?布托與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就印巴第三次戰爭後未解決的問題在印度西姆拉舉行首腦會談。此時恰逢貝娜齊爾回國度假,阿里?布托希望女兒親眼目睹這次將成為巴基斯坦歷史轉折點的會談,便把女兒也帶到西姆拉。貝娜齊爾第一次見到印巴次大陸上的第一位女總理英?甘地。英?甘地直直地盯著貝娜齊爾,似乎回憶起自己少女時代跟隨父親尼赫魯出席各種政治場合的情景。富有戲劇性的是,貝娜齊爾這個19歲的女大學生在16年後,也登上了總理寶座,成為印巴次大陸上第二個女總理。而在西姆拉的媒體記者似乎也看出貝娜齊爾將是次大陸未來的政治明星,對她產生了濃厚興趣,甚至把關注焦點從會談轉到貝娜齊爾的一舉一動上。人們成群結隊地歡迎她,跟隨她。她從朋友那裡借穿的衣服的款式也很快成為印度一時間的流行時尚。
1973年春天,貝娜齊爾就要從哈佛大學畢業了,這是一個傷別離的時刻。她和彼得?加爾佈雷思夫婦都被英國牛津大學錄取了,但她不想離開美國這個已經熟悉的環境,希望接下去到美國弗萊徹法律和外交學校求學。但是父親堅持要女兒去牛津,他的目的是希望女兒經常更換新環境,接受更多的鍛鍊,而不要在一個地方紮根。
政治世家的長女(7)
當年秋天,貝娜齊爾來到英國牛津大學學習。這令她的父親心滿意足。但初到牛津的貝娜齊爾並不十分快樂。
她穿行在牛津的大街小巷,經過街兩旁散落的中世紀建築,古老的教學大樓保持著當年的風貌,綠樹掩映的外牆上,爬滿青藤和野花,中世紀的建築勾勒出斑駁的光和影,述說著歷史的滄桑。與歷史不長、個性張揚的美國人相比,英國人顯得更加冷淡保守,牛津的氣質更加深了她這種印象,使得布托感到難以融入學校的整體氛圍。
在牛津的學習也更緊張和規律。與哈佛大學的自由之風全然不同。按照牛津的傳統,貝娜齊爾每週都得與自己的導師會面,嚮導師提交論文,回答老師的問題。這也使得布托倍感壓力。
還有,在哈佛時,她和同學有自己的套間。而在這兒她只能住瑪格麗特女生大樓內的很小的單人房間,沒有自己的電話。
一連幾星期,她只能找那些一同來到牛津的美國同學玩。據說,她還經常開車去光顧倫敦的一家冷飲店,因為那家冷飲店有一種美式薄荷冰淇淋,讓她回想起在哈佛大學的時光。
意識到女兒心中的苦悶,父親開始寫信耐心地勸說:“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想象著你正沿著我22年前留在牛津大學的足跡走著。”父親不斷地來信,漸漸消除了她的陌生感。在父親的勸告下,貝娜齊爾參加了牛津大學著名的辯論社。
牛津是從什麼時候正式征服布托的呢?人們無從知道。但顯然貝娜齊爾以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她在牛津的同學。這一變化始於牛津辯論社。
牛津辯論社成立於1823年,仿效英國下院的做法,經常就各種議題展開激烈的辯論,被看做是未來政治家的搖籃。貝娜齊爾在牛津大學辯論社所獲得的經驗和鍛鍊的口才,使她後來能在巴基斯坦大地上在數百萬人面前揮灑自如地講演,成為具有巨大感召力的政治領袖。
貝娜齊爾在牛津大學辯論社第一次演講的議題是“彈劾尼克松”。憑藉21歲年輕人特有的自信、激情和雄辯的口才,貝娜齊爾提出的彈劾尼克松的動議在辯論社以345票贊成,2票反對而透過,獲得巨大成功。
在牛津大學辯論社的成就感使貝娜齊爾變得日益開心愉快。她常常駕駛著父親送給她的一輛黃色敞篷小汽車在牛津溜達,或去觀看莎士比亞戲劇,或去倫敦吃奶油冰淇淋。車子擋風玻璃上常常貼滿停車罰款單和朋友們的留言條。這輛車成了她的標誌物,因此它一露面,人們就知道貝娜齊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