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 後宮嬪妃齊聚在慈寧宮,從大福晉到七福晉等六位皇子福晉也隨各自的母妃前來給太后娘娘請安。
一殿浩浩蕩蕩的全是女人, 而且還是婆媳三代。
“太子殿下大婚,太子福晉終於是進宮了, 娘娘您這回可就放心了。”
蘊純坐在離太后娘娘近最的左首位。她如今是後宮唯一的貴妃, 是當之無愧的眾妃之首,後宮第一人。
瓜爾佳氏雖嫁進東宮, 但還不能稱其為太子妃,太子妃還得是在太子妃的冊封禮之後才能被稱為太子妃,在這之前只能稱之為太子福晉。
當然瓜爾佳氏如今是板上釘釘的太子妃, 若是提前稱呼其太子妃也沒錯, 不過蘊純稱呼其太子福晉也沒錯。
以蘊純如今的地位用不著去巴結太子夫妻, 如此謹慎稱呼才符合她的利益。
“哀家可是盼了這麼好幾年, 終於盼到太子大婚了,太子大婚哀家才放心。
太后娘娘一早就一直樂呵呵的, 可見是太子大殿她是多歡喜。
“太子殿下如今已經大婚, 指不定來年就能給娘娘添個嫡重孫, 讓娘娘也能抱上嫡重孫了, 到時您豈不更高興。”
瑾妃向來伶俐, 這話可是說到太后娘娘心坎上了。
太子是嫡子又是儲君,儲君若有嫡子那儲君之位自然就更穩固,儲君之位穩固朝廷國家就不易亂,太后娘娘如今年紀大了更喜歡平穩,自然是盼著太子有嫡子的。
可瑾妃這話卻是叫蘊純和常妃不高興了, 就是惠妃和榮妃也不高興。
什麼叫添嫡重孫。
難道三福晉和四福晉之前所的嫡子就不是太后娘娘的嫡重孫嗎?瑾妃這話顯然認為不是,這怎麼叫蘊純和常妃心裡痛快。
現在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已經有五個月身孕,五福晉董鄂氏也有兩個月身孕而太子福晉嫁進來,而且還在孝期不能洞房自然也就沒能懷上;這也就是說大福晉和五福定會在太子福晉之前生產,也有可能會下嫡子,難道大福晉和五福晉生的嫡子就不是太后的嫡重孫嗎。
瑾妃一番話討了太后歡心卻得罪蘊純和其他三妃。
蘊純瞥了瑾妃妃一眼,不禁想難道是因為六福晉至今還沒懷上,知道自己不會馬上有嫡孫兒,瑾妃才說這樣的話嗎?
“看來瑾妃姐姐年紀大了這記憶也不好了。太后娘娘早有嫡重孫了,三貝勒家的弘曦和胤祈家的弘景可都是太后娘娘的嫡重孫呢,太后娘娘可是早就抱上嫡重孫了。”
常妃眉眼含怒唇諷刺瑾妃。
常妃是四貝勒生母,四貝勒養在太后娘娘膝下,自轉變了性子又封妃之後,常妃愈發的得太后娘娘青眼,如此常妃在太后娘娘這可是很的臉面,說話可比瑾妃有分量。
雖說太子是儲君,但四貝勒養在太后娘娘膝下,這祖孫情誼就是太子這儲君也比不上的,論起來太后娘娘自然是更喜歡養在自己身邊的四貝勒。
常妃一提起四貝勒的嫡長子弘景阿哥,太后娘娘立即就想起了最得自己喜歡的嫡重孫。
“常妃說得對瑾妃你記岔嘍,哀家早就有嫡重孫了,老四家的弘景喲,最是可愛孝順,幾日不見家哀都想弘景了。”
想起小嫡重孫,太后娘娘笑得更歡喜,誇起重孫來更是好話不斷。
只是這話叫人聽著忍不住腹誹,這還沒一週歲的孩子可愛是真孝順怕是看不出來的、
不過太后娘娘的話嬪妃都只是奉承,沒人會去拆太后娘娘的臺。
太后娘娘說得興奮,扭頭看著向常妃身邊的四福晉問。
“老四家的,你今天怎麼沒將弘景抱進宮來了,哀家都好些日子沒見弘景了。”
“皇瑪嬤,景兒這些日長牙了,正騰著,貝勒爺擔心景兒鬧著您便讓孫息將景兒留在府裡,說是過幾日等景兒舒服些了再帶進宮來給您請安。”
四福晉巴雅拉氏和氣緩緩說道。
巴雅拉氏原也是蘊純看中的人選之一,容貌中上氣質品性卻是絕對的上佳,和四貝勒大婚數年一直夫妻恩有和睦。這日過得舒心,人就越發的寬和溫婉,越發的有氣質,越發迷人。
巴雅拉氏一出來可是將好幾個福晉給比下去了。
“喲,弘景長牙了,哀家記得弘景快滿週歲了吧?”
“下個月就滿週歲了。”
“這都快滿週歲了,這日子過得真快。”
太后娘娘感慨一句,隨事招四福晉過去。
“老四家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