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記得它們的風采,要在這兩塊奇石之上,進行一番比試。”忘憂老人微笑道:“你這個小娃娃年紀不大,豪氣倒是不小,若不是我早應了那人所約,這口砍金斷玉的寶劍非送給你不可。”

趙仲謀忙道:“前輩過獎了,晚輩無此福緣,不敢奢求。”忘憂老人道:“那倒也未必。我倒覺得這口寶劍多半還是你的囊中之物。”卓清奇道:“為什麼?”忘憂老人向趙仲謀說道:“再過三天便是我與他相約之日了,但我已立誓終身不出此山一步,自是無法再去與他比試,因而想請你代我前去。只消跟他言明,你是我的弟子,此次乃是承師命而來,只因你與他一樣都是晚輩,故而不再受那二百招之約,只須他勝得過你,便以寶劍相贈,若是勝不得,那也只能怪他自己學藝不精了。此戰你若是得勝,這口寶劍老夫就送給你了。”

趙仲謀道:“這個晚輩萬不敢當,此戰晚輩自當盡力而為,若是僥倖勝得那人一招半式,定當回來奉還前輩寶劍。”忘憂老人笑道:“小娃娃不必客氣了,我說送你就送你,你只管收下就是。”卓清道:“前輩既是如此垂愛,仲謀你就答應了吧。”趙仲謀見他執意如此,卓清又從旁相勸,就不再堅辭,從他手中接過寶劍,說道:“前輩的盛意晚輩拜領了,三日後晚輩必去吼山赴約,不論此戰勝敗如何,都將回來向前輩稟明。”忘憂老人笑著搖了搖頭,說道:“老夫既肯遁跡荒山,就早將成敗榮辱看得淡了,你肯替老夫踐約,老夫已足見盛情,寶劍的歸屬就看你自己的了,卻也不須跟我言明。”

當下二人別過忘憂老人,跨上紫燕馬,共騎而去,一路向北緩行,經天台、剡中,剡溪而上,徑往越州。這一路原是浙東的極富盛名的“唐詩之路”,文人墨刻極多,唐代大詩人李白便曾倘徉其間,留下了“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名句,足可見此一路景緻之美,實可謂是舉世無匹。二人策馬緩行於這極富詩意的山水之間,與意中之人共騎而遊,遙望天姥山上明滅的雲霞,仰觀十九峰穿巖而過,側覽沃洲湖萬頃碧波,不禁心神俱醉,樂而難辭,若不是記掛著吼山棋盤石上的三日之約,只怕再有三月也走不出這人間仙境去。

第三日一早,二人來到吼山腳下。此時正值初春,滿山桃花盛開,奼紫嫣紅,美麗異常,更襯出吼山不凡之處。二人迎著晨曦,並肩緩步走上山頂。此時時辰尚早,二人原想那人不會先到,自己早到,只為相敬之意,不料剛來到山頂,遠遠便望見一人身著道袍,倚石而立,遙望著上山的道路。二人心想那人是道聖門下的弟子,這身著道袍之人多半就是他了,當下快步走近。走近一看,卻見那人神情峻肅,頷下長鬚飄蕩,年紀似乎已在六十開外了,絕不象忘憂老人所描述的那年輕人。二人心中疑惑,不知該如何跟眼前這人招呼。

趙仲謀正要開口,忽見那人向著卓清手中的青萍劍看了看,拱手行禮,說道:“不知二位跟忘憂谷的忘憂老人如何稱呼?”趙仲謀答道:“晚輩趙仲謀、卓清,此番乃是受忘憂前輩所託而來,卻不知您老與道聖前輩又怎生稱呼?”那人道:“老道便是清靈,‘聖’之一字卻不敢當。”二人一驚,不想身前之人就是享譽武林數十年的道聖前輩,當下一齊施禮,說道:“晚輩趙仲謀、卓清參見前輩,我二人赴約來遲,還請前輩見諒。”

清靈道人點點頭,微微一笑,說道:“忘憂老頭呢?他自己怎麼不來?”卓清道:“忘憂前輩只因錯手殺人,引疚自困於荒山,故而差我二人前來赴約,卻不知前輩又為何代人赴約?”清靈道人道:“我徒兒自從訂下這二年之約後,日日勤練武功,一心只想在比試中勝得對方,贏取寶劍,卻不料貪功急進,犯了習武的大忌,終於在三月之前走火入魔而死。老道體念愛徒求劍之心,許了個季札掛劍之願,故而前來替他赴約,以完成他未了的心願。”趙、卓二人齊道:“師兄英年早逝,實在是令人痛惜。前輩為愛徒而存此掛劍之願,更是令人敬佩。”

卓清說道:“雙方雖都未曾失約,只不知卻應如何比試?”清靈道人也覺此事頗為為難,沉思片刻,說道:“若是我那徒兒前來赴約,你二人又怎生比試?”趙仲謀道:“晚輩原擬與師兄平手相試,不受招數所限,師兄若能勝過在下,自當留下寶劍。”清靈道人輕輕一笑,說道:“這倒也公平合理,只是今日老道前來,卻不知又當如何比試了?”卓清說道:“這有何難,將那二百招之約移來此處不就行了。前輩若能在二百招之內將他擊敗,這寶劍自當由前輩取走,若是不能,寶劍自當由我們帶走。前輩你覺得這般比試合理麼?”清靈道人點頭讚道:“這辦法倒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