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和“影像”不同的是,這裡的‘景象’,並不是對映的光影,而是質感十足的存在。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現象的?吳雲斌不清楚,他只能肯定一點,自己和這兩人的“景象”,就像處在兩個平行世界之中,即便自己能夠看到他們,但決不可能和他們發生半點交集。

……

想清楚了此點,吳雲斌便不再關注這個獨特的“景象”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史詩的內容上面。

這一頁“史詩”的畫面內容,記錄的是亞特蘭蒂斯的科技成果,資源、材料、產品等資訊都琳琅滿目。

冷光石、磁歐石、信靈石所製成的產品,數不勝數,更還有一批碟形飛行器和u型潛艇。

從塞弗爾和貝爾格兩人的“景象”中可以看出,在1938年的時候,他們曾細緻的記錄了“史詩”中飛行器和u型潛艇的相關資料。

吳雲斌繼續看著,腦海中浮現完飛行器和u型潛艇後,後面的畫面內容開始出現變化,不再是史前,也不是遠古,而是直接跳到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二戰時期!

畫面中,是塞弗爾和貝爾格從沙姆巴拉洞穴中出來,回到了德國,向希特勒彙報。

他們向希特勒表示,“地球軸心”確實在沙姆巴拉洞穴中,只是他們無法接近,不過,同時,他們又遞給希特勒一份2000頁的報告,說是意外得到了一份秘密技術,也就是碟形飛行器和u型潛艇的技術資料。

希特勒喜出望外,立即召集一批科研人員,成立了一個叫做“爆破手研究室…13”的機構,來研發碟形飛行器和u型潛艇。

爾後不久,研究室就小有成果,研發出了“別隆採圓盤”的碟形結構,德軍中的第一代碟形飛行器誕生了。

到了1943年的一天,盟軍中的英美兩國,派出700架飛機猛烈轟炸施瓦因福特的軸承廠,軸承廠上空遮天蔽日,德國也派出飛機猛烈回擊,並首次投入了第一架碟形飛行器,進行實戰試飛。

這架飛行器,名字叫做“飛輪…1”,是最初一代研發的產品。這飛行器顯然效能還不夠好,在這次戰役中,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但這飛行器的投入,讓一些英軍發現後,卻引起了轟動。英軍雖然由於距離原因,沒有看清楚“飛輪…1”的全貌,不過,事後,英軍仍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上級,並首次使用了“ufo”字樣,來稱呼這個飛行物。

而希特勒在下令研究碟形飛行器的同時,也並沒有放棄尋找“地球軸心”,1943年,他再次派了一批人前往西藏沙姆巴拉洞穴,這批人就是以哈勒為首的探險隊。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希特勒一邊關心著東西兩條戰線,一邊等待哈勒的歸來,同時也關注著碟形飛行器的研發進展。

碟形飛行器的研發,因為有著記憶之門中的技術資料在手,在飛躍突破著,到1945年的時候,已經研發到了第三代飛行器——“柏羅湟女戰神…3”!

1945年2月,德國在東西兩條戰線上都開始潰敗,希特勒命令實行“焦土”政策,但還沒徹底貫徹,蘇聯紅軍就逼近了柏林,美軍也諾曼底登陸了。

這個時候,希特勒徹底絕望了,在自己居住的地堡,與情人雙雙自殺了。

但希特勒並沒有死,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他腦袋中,竟然還藏有一個“備用大腦”,這個“備用大腦”平時處於休眠狀態,一旦正常大腦受到不可彌補的傷害時,其思維和記憶的腦電波,就會被“備用大腦”接收,“備用大腦”就會進入工作狀態。

經歷過自殺後,沒死的希特勒開始冷靜了下來,他想到了最新研發的碟形飛行器——“柏羅湟女戰神…3”,立即認識到,這是自己絕境中的一線生機,於是,緊急集合了一批親信及科學家,打算乘坐“柏羅湟女戰神…3”逃跑。

“柏羅湟女戰神…3”在技術上,已經做到了無聲無煙,能在空中停留,能以任意角度在空中轉彎,且擁有著2200千里/小時的時速,數十秒就能升到15000米的高空。

這些效能,當時任何國家的飛行器都無法企及。當希特勒帶著一幫人,乘坐著“柏羅湟女戰神…3”迅速升空,朝著南極飛去的時候,盟軍中那些低空巡視的飛機,都沒有發現……即便發現了,也沒法追擊堵截。

……

“柏羅湟女戰神…3”升空後沒多久,蘇聯紅軍攻破了柏林,迅速包圍了希特勒居居住的地堡……隨後,蘇聯找到了一具被燒焦的不明身份的屍體,幾個月後,蘇聯對外宣稱,希特勒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