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慕峁��

古時的人類運用粗礪和感性的記載訴說了地球的千年更替,甚至給出了他們對於未來的預言,雖然彼時還無法得出最科學的解釋。在過去一個世紀,人類智慧與科技發展到了一個頂峰,我們可以慢慢地揭開這個地球的面紗。同時,接二連三的地球災難,又促使科學崛起去尋求更合理的答案。

在科學家為不可知而進行探索之時,地球本身並沒有停止她的運作。僅2010年1月至4月的短短數月,我國就經歷了:西南大旱、入春寒潮、玉樹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更不論全球範圍內,相繼發生的智利地震、冰島火山爆發、西歐強風暴……

對於這些我們正在經歷的氣候、地質、生態災難,以及如果“全球變暖”持續、我們即將經歷的,科學家的意見依舊未達成一致。

分歧之一在於“全球變暖”與“極端氣候”間的關聯。

全球變暖是被放在了百年的尺度中進行科學推演而出的,但與我們最密切相關的則是日常的天氣。

地球劫難(23)

支援全球變暖的科學家,如我國國家氣候委員會主任委員秦大河就曾在2010年1月的寒冬裡表示“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事實,絕非隨意猜測!僅以中國的氣候變化為例,就足以證明這一點。”他認為,首先對於“全球變暖”這個概念,很多人都步入誤區,即全球變暖就應該表現為氣溫升高。實際上,全球變暖既可能導致氣溫升高,也可能造成氣溫下降,而且波動幅度較大。簡言之,就是會導致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多。

而後,2010年,就在本該鶯歌燕舞大地回春的3月、冷冬依舊,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匡耀求就用他的觀點解釋了全球變暖與冷冬間的關係:“總的趨勢還是全球在變暖,只不過,最低溫度在下降,而最高溫度在升高,因此,平均溫度還是在升高的。” 他說,“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升高,並不可能造成全球同步升溫,但是,會導致氣候變得極端化。因為溫室氣體只有在有太陽光照射的區域才有可能產生升溫效應。隨著溫室氣體濃度的升高,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大氣環流將發生明顯的改變:太陽照射區域溫室效應增強而導致的氣溫升高,必然導致其上空大氣的膨脹上升,結果必然導致沒有太陽照射區域大氣的壓縮下沉,大氣壓縮下沉的結果就是天氣變冷。”這一說法也就是地球氣候變暖之後的反饋機制,即溫室效應對大氣環流和海洋環流的影響。

當然,也有專家表示極端天氣頻發與全球變暖關係未定。

就在匡教授發表言論後的5天,即3月26日,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在對我國冷冬進行原因分析時表明了他對於極端氣候與全球變暖關係的看法,他認為儘管從事氣象工作20多年,總體感覺極端天氣有增多趨勢,但是缺乏更多的歷史資料來證明。他認為,“科學上無法確定單個事件和全球變暖直接相關,我們不要強調極端天氣的發生和全球變暖之間有什麼必然聯絡。全球變暖只是一個大背景,我們要把這些極端天氣事件都收集起來,從整體上分析,才能得出它們是否和全球變暖有關,針對個體事件,只能說它是大氣環流的異常造成的。”而2009年的冷冬,他則概括出了四個方面的主要影響因素:“最直接原因是大氣環流異常,今年整個北半球冷空氣主體移出了極地,中心在西伯利亞一帶,這種形式的持續導致大範圍地區異常偏冷。第二個因素是今年厄爾尼諾靠近太平洋中部,使得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因此有趨冷作用。第三個因素,最近10多年火山活動頻繁,火山灰對地球起到屏障作用,能夠減少太陽對地球的輻射,也能降低溫度。第四個因素關於太陽活動,太陽活動強的時候對外輻射強,活動弱的時候對外輻射弱。太陽黑子的活動週期是11年,最近幾年處於活動低谷,也有利於地球變冷。”此四個因素的綜合就導致了今年北半球的寒潮。

其實,科學界對於大氣環流對極端氣候的影響是達成共識的,爭論在於全球變暖會不會導致大氣環流的變化。那麼,在科學家還沒有答案並且很可能在短時間內無法找出答案的情況下,兩種假設就會一直存在。在客觀看待兩種科學論斷的前提下,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可以掉以輕心或者忽視其中“全球變暖會引發大氣環流改變”的可能性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地球劫難(24)

分歧之二在於地球是否進入了地震多發期。

就在玉樹地震後一天,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學研究員陳學忠發表了他對於全球地震的看法,他認為,自2004年印尼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