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結束了。”李超說。
李靖還在搓著手,手紅腫的跟個胡蘿蔔似的。“戰爭不會結束的,突厥人賊心不死,就算這次提出和議,也肯定只是一個緩兵之計。”
“這我知道。”
李靖是個進攻派,崇尚的是主動出擊,以攻為守。可李超明白,眼下這仗暫時算是結束了,明知突厥人不是真想和,大唐也得現在與他們達成和議。冬天到來了,打仗更加艱難,大唐現在沒有這個底氣,也沒有這個能力,離開長城一線構築的防禦群,去塞北與突厥人爭雄。
八百里塞上,已經成了無人區。
李超又給李靖倒了杯茶,“衛公,我們如今沒有能力出擊北上,我們其實比突厥人更需要議和。我們需要時間,需要時間加固長城一線的防禦,需要繼續往北邊運送軍械糧草,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可是。”李靖有些著急,“可是我們若是此時與突厥人和談,只怕他們會提出許多無理要求,到時又要佔河套又要佔代北等,那時我們答不答應?”
“當然不答應,憑什麼要我們答應呢?”李超笑著說道,“我們就算現在議和,可我們也是戰勝方,統葉護可是損失了十萬兵馬,難道這個戰績還不夠好?突厥現在也是騎虎難下,他們進退不得,這個時候談判,我們才是佔據著主動,只要我們不要表現的很想求和的樣子,統葉護最終還是得做些讓步的。”
李超的底線是把陰山到長城的這八百里,做為雙方的擱置區,雙方都不許進入放牧耕種,做為一個緩衝區,等到以後再議。其實,就是給下次留了個口子,誰有能力,那麼誰佔據這裡。
“可我們現在也沒有能力再佔據河套代北等地,突厥人肯定不會那麼的老實,他們一定會把那些地方佔據的。”
“那讓我們先佔好了,只要和議上寫明這裡屬於擱置地,那麼我們以後隨時就有理由去拿回來。”
當然,這只是談判最差的結果,若是長孫無忌和唐儉本事厲害一點,也許能讓統葉護在和約上承認以陰山為界。
李超對於這樣的結果不是太滿意。
“相國,我們其實根本不必跟突厥人議和,我們現在就算沒能力打過去,可突厥人也打不過來,來了也不可能破我們的防線。我們就在這裡守著,就不跟他們議和,看突厥人能奈我們何?”
李超笑了笑,戰爭永遠都只是為政治服務。它不是單獨的,李超希望能夠先達成和議,哪怕明知道這份和議隨時可能會被撕破也想達成,那是因為戰爭會影響很多。
比如大唐與突厥的商業貿易,再比如大唐的絲綢之路也控制在突厥人手裡。眼下的大唐,經歷大災之後,正是虛弱之時,朝廷的財政赤字驚人,正需要補充恢復,而對外貿易,可是佔了很大的收入比重的。
如果雙方繼續是戰爭狀態,那麼貿易就很難維持,通往西域的出口路線絲綢之路,也打不通,損失最大的還是唐朝。
李超並不認為,封鎖邊境,禁止與突厥貿易是什麼好事。以如今的貿易情形來看,大唐對突厥的貿易,是呈現極大的順差的,每年輸出大量的商品,換回的東西很多,但大唐的商品工藝技術高,在與突厥人的交易中,是很佔便宜的。
如果主動放棄突厥這個大市場,虧的不僅僅是朝廷的關稅,同時也會讓許多商人受損,況且,突厥的牛羊駱駝馬匹,肉乾奶粉皮毛這些,也都是大唐很需要的東西。
“看來戰爭果然要暫時告一段落了。”李靖有些無奈的道。
“放心吧,衛國公,突厥人能趁著這個時機重整兵馬,我們也能積極備戰。到時,就看誰的準備更充分了,我相信衛國公在河東,肯定能把將士們訓練的更精銳,把關城建的更堅固吧?”
“當然,我在河東,絕不讓突厥人越過長城,一步也別想。”
“那就好了,等下次若再開戰,我一定會奏請陛下,推薦你來做主帥。”
“統御大軍,北伐突厥,這還是得需要相國你來指揮。”李靖很真誠的道。
李超卻搖了搖頭,這次突厥來犯,也屬於意外,他臨危受命,那是事情很危急,而李世民對他更信任一些。可打完這戰後,李超已經想要隱退了。
所謂功高震主,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他李超又不是大唐的救世主,不可能大唐一有事情,就要他出山,這樣下去,李世民怎麼想,天下臣民怎麼想。再有,他這次功雖大,可一口氣殺了近十萬俘虜,這事情,在戰時,固然大家還要考慮一個軍心問題。
但等戰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