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經常看到1歲多的孩子,媽媽對他說:“不要扔奶瓶啊。”結果孩子聽後馬上“啪”地把奶瓶扔了。

“不要把那積木放進嘴裡!”孩子聽後馬上把積木塞嘴裡。媽媽的“不要”最後都成了提醒孩子“要”。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威脅,只能誘發孩子的挑戰性,孩子最終就以反抗家長意志的行動,來證明自己並不是膽小鬼。

“禁果效應”告訴父母:如果對被禁止的事情掖著捂著“捉迷藏”,孩子往往會尋根問底闖禁區,探個究竟試試看。因而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宜硬性禁止,而應該注重引導。首先別把不好的東西當成禁果,人為地增加對孩子的吸引力;其次是要把孩子不喜歡而有價值的事情人為地變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小故事

在很長一段時間,法國都沒有推廣土豆的培植。因為,宗教界稱土豆為“鬼蘋果”,只因它生長在黑暗的地下;醫生認為土豆是在土裡生長的,由於像附在根上的瘤,於是認為它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農學家則斷言由於土豆大量吸食土壤中的養分而會使土地變得貧瘠。所有這些斷言和假設為“鬼蘋果”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著名的法國農學家安瑞?帕爾曼徹在德國當俘虜時,有幸親自吃過土豆,從而改變了對它的看法。回到法國後,他決心要在自己的故鄉培植它,可是“鬼蘋果”的害處在人們腦海中已經根深蒂固,很長時間他都未能說服任何人。面對人們的偏見;他一籌莫展。

後來,帕爾曼切決定藉助國王的權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1787年,他終於得到國王的許可,在一塊出了名的低產田上栽培土豆。帕爾曼切發誓要讓這不招人待見的“鬼蘋果”走上大眾的餐桌!他耍了小小的花招。

第四章 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2)

帕爾曼請求國王派出一支全副武裝的衛隊,每個白天都在那塊田地嚴加看守。這異常的舉動撩撥起人們強烈的偷竊慾望。當夜幕降臨,衛隊撤走之後,人們便悄悄地摸到田裡偷挖土豆,然後,再小心翼翼地將它移植到自家的菜園裡。每晚,土豆田裡都能迎來一些輕手躡腳的偷竊者。就這樣,土豆在法國得到了推廣。

帕爾曼切終於夙願得償。

正確對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一天天長大,父母會突然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這種想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時期也被稱為“心理斷乳期”。他們認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他們一方面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完全恰當地理解自尊,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是成人。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無微不至的“關懷”,口羅口羅嗦嗦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其自尊心,就會產生反抗的心理,就會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那麼,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這一時期,父母與孩子的衝突開始日益明顯,很多家長常抱怨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整天不想回家,不願與家長說心裡話,交換想法,做事比較任性;而很多孩子則說,父母一天到晚嘮嘮叨叨,煩死人了!規定這不許,那不準,真討厭!顯然,家長和子女在“對著幹”。

其實,對於孩子的種種反抗行為,並不是表示對父母的厭惡,而是出於獨立的需要。做家長的,不能光滿足於表面上瞭解孩子,更不能強行壓制,以免矛盾激化。父母應該以冷靜、*的態度,在心理上對孩子多加關心和愛護,使之能健康成長。

⑴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家長老師對孩子的行為不要妄加干涉,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如果需要孩子必須遵守的規則,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如“一定要這樣”或“不許那樣”等,而要以平等的態度,徵詢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出選擇的餘地。

⑵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問題。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要求是否合理,語氣是否容易接受,如果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就不至於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感到無所適從,也能更懂得尊重孩子的心理發展。家長和教師不應太主觀,對孩子的威信並不表現在孩子一定要服從命令。

⑶少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