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屍體旁邊。
他對自己的箭法很自信,無需前去探查他們的死活,射殺完畢,立即一轉馬頭,直奔主戰場而去。
第八十四章 圍殲狼兵
草原空曠,一覽無餘,乙先生早就看到了李承訓所為,奈何距離太遠,無法施以援手,而且他要以保護阿史那薄布為重,雖是恨得牙癢癢,卻是無可奈何。
突厥大軍雖然是佔據先天優勢的騎兵,但遇到了李承訓這個怪才,用特別的步兵方陣,,揚長避短,竟然與之鏖戰一日。這樣一來,突厥人的騎兵可就吃不消了,他們需要戰陣中需要來回衝突,不似步兵那般守住一隅而不動,其身體消耗要大得多,哪裡還禁得起那支神秘部隊的侵襲?
縱觀戰局,乙先生已知兵敗如山倒,難以挽回,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壯士斷腕,已保證主力部隊撤退。
“黑拓,斷後!”他當機立斷,開口吼道“嘿!”黑拓應聲而出,而後命令所部騎兵全體撥轉馬頭,不再四處遊躥。
乙先生雖然被這突如其來的援兵攪局,但其畢竟是久經沙場,決斷力和判斷力都是驚人的,他選擇的突圍路線不是幽州城,而是向左路,去匯合他在左路埋藏的伏兵,白沽蟻的隊伍。
這令李承訓吃了一驚,他縱馬斬殺了去左路求援的三個突厥騎兵,目的就是將乙先生等人逼迫到右路去,因為左路距離青龍峽太近,那裡尚有圍困薛家兄弟的四萬突厥伏兵,他就是想將這兩部突厥大軍從中割裂開來。
“好厲害!”李承訓由衷讚歎,他的步兵追擊騎兵根本是望塵莫及,而那票莫名的援軍又被黑拓帶人死死拖住,所以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阿史那薄布等人逃走,但不怕,先吃掉眼前黑拓這五千兵馬再說,於是,他只得撥轉馬頭向自己的步兵方陣回奔。
步兵方陣沒有李承訓的命令,全在原地待命,但他們見著突厥大軍似乎正在撤離,不由得心頭振奮,能躲過必死之劫,還有什麼好說的?謝天謝地吧。
耗子同樣興奮得躁動不安,他身子靠近鐵鞋,面上熱乎乎地問道,“鐵鞋將軍,突厥狼子為什麼不殺回幽州?”他並不知道鐵鞋是內奸,只是想著他身旁這位百戰將軍,見識必定高於自己,或許能為他答疑解惑。
鐵鞋的全部心思都在戰局之上,根本就沒有時間搭理他,但他的確以明就理,並暗暗佩服自己的恩師乙先生,能夠審時度勢,做出正確的決斷。畢竟他也是身經百戰,粗通兵法的將軍,這點能力還是有的。
分析戰事,突厥騎兵已經被衝得陣形混亂,而他們苦戰一日,食不果腹,加之冷雨過後,大雪飄零,身上的衣服都凍成了冰坨,現在戰力變得極其低下,支撐他們的,無外乎是人多勢眾和憾不畏死精神。
相反,突襲突厥騎兵的這支不明身份的隊伍,則是吃飽穿暖來的生力軍,雖然戰力不濟,可也著實有幾位將官厲害的緊,始終壓住陣腳,奮力拼殺,因此士氣高漲,人心鼓舞。
雙方本就僵持不下,待李承訓這步兵方陣衝過去,完成合圍,那早已沒了力氣的突厥騎兵便沒了奔跑的空間,很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所以,撤退是最明智的選擇,而之所以未回幽州,一方面是因其後路被堵,若要衝開,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衝出圍困,回到幽州城裡,那才是真正入了死地。
原因很簡單,突厥人進入幽州城,失去了馬戰天下的優勢,只能困守孤城。李承訓只要圍而不打,切斷城裡與城外突厥伏兵的所有聯絡,便會將薄布小可汗以及乙先生等人甕中捉鱉。
李承訓剛剛射殺了突厥左路信使,此刻已回到唐軍方陣前,立即大聲急呼,“兄弟們!大唐以你們為榮,立即隨我剿滅突厥餘部,待幽州城破之後,活著的每人賞銀百兩,死了的撫卹雙倍!”
他這一嗓子震驚百里,大唐官軍人人振奮,立時歡呼起來,這可真是大手筆呀!他們見到李承訓的本事,早就五體投地的信了他。說實話,軍士們出生入死,保家衛國那是高調,實則還是為了好的待遇。
“殺!”唐軍士兵像打了雞血一樣,向突厥的騎兵戰隊衝去,弓箭,長矛,盾牌,有什麼用什麼。
“殺!”那票神秘的人馬感到友軍的振奮,也好似被催情了一般,爆發出最後的戰鬥力,與唐軍相呼應,繼續糾纏著突厥騎兵。
“殺!”那是突厥騎兵絕望的吶喊,不僅充滿了活命的渴望,更包含了殺紅了眼的**,事到如今他們也只能拼死一搏。
亂戰之中,鮮血淋漓,肢體橫飛,不是活著,便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