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2部分

木指了指周圍:“伍德,你看過這一帶的地圖嗎?”

“看過。”

“這裡很富饒,薩拉森王國已經有少許的小船來過這些地方,這是咱們的地盤。羅馬人與波斯人在戰場上越成功,薩拉森王國往這裡來的可能就越小,或許你還不明白,但你身為高階統帥一定要了解一點,戰爭只是政治的延伸。”

伍德不太懂,他的一生就是抗爭的一生,不斷的與羅馬人打、不列巔的貴族打、從北邊海上過來的維京人打。

柳木又說道:“好吧,換一個說法,你從第一次拿起刀開始就在不斷的戰鬥,你戰鬥的意義是什麼。難道不是為了讓家鄉的人生活的平靜而富足,再說的簡單一點,讓自己的女人有足夠的食物,美麗的衣服以及每天的笑容,讓自己的孩子有糖吃。”

“明白了,打仗的目的就是活的更好,吃的更好,穿的更好。誰來破壞我的菜園我就打誰,為了搶到最大的菜園,也去打。但絕對不打沒有好處的仗。”

“很好,就是這個理論。雖然還不夠,但能理解到這樣的程度就足夠了。先說你們打的頭一仗,目的很單純,那些軍械換到了無數的黃金,這些黃金可以換成麻布、絲綢、香料、珍珠等等,難道不是為了過的更好。”

伍德雖然還是沒有完全理解什麼叫政治,什麼叫戰爭。

不過作來一名精銳的靛藍武士,而且又是識字的靛藍武士,他聽懂柳木的意思了。那就是唐帝國的戰爭,每一場戰爭都是為了帝國的子民生活的更好,誰影響帝國子民的生活就打誰,發現可以佔領的好地方,就去戰鬥。其餘的戰鬥沒意義。

伍德還是奴隸。

伍德發現唐帝國的奴隸比羅馬的平民生活的還好。

唐帝國法律之中有嚴令規定,不得隨意責打沒有犯錯的奴隸,這個對錯用唐人的話講就是,家有家規,國有國法。

唐帝國的奴隸是擁有財產權與生命權的。但同樣沒有自由,他們是屬於某個家族,但不屬於某個人。

唐帝國律條之中還有一條,任何一名奴隸在某個家族服務二十年之後,禁止買賣,這名奴隸在老了之後,享受奴隸養老權,作為主人的家族必須保障最低的生活所需。

在唐帝國的法律之外,伍德還聽到一條不成文的民間規矩。

許多大唐貴族對於忠心耿耿的奴隸都會有可能的釋放成自由人,而這個自由人還可以加入其家族成為外圍家族成員。若是有其他家族的人欺負了這些外圍成員,家族的族老們就會替那怕曾經是奴隸的家族外圍成員出頭。

不過,伍德此時幾乎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奴隸。

第0927節 觀魚

柳木的宴會結束後,伍德行了一個大唐軍禮,帶著自己的部下去巡營,然後佈置清剿傷人野獸的戰鬥行動。

傍晚,伍德軍營。

“將軍,你剛才失言了,咱們身為奴隸與主人說咱們這個詞,不好。”

有人提醒了伍德剛才的過失。

伍德拍了拍腦袋:“我忘記了我還是一個奴隸。”

這話不好笑,甚至還有些傷感。

就在這時,席君買突然進來,席君買是護送前去查賬的柳如雨,並且將柳如雨送到這裡來之後,是柳木安排他過來的。

席君買的希臘語說的極差,他特別帶了一名翻譯。

“我現在是領兵五千的將軍,在七年前我是軍奴。也就是軍中作雜役的奴隸,而後成為軍中衝鋒在前的兵奴。”

“為什麼?”伍德想不明白,成為奴隸之後,軍功應該是歸主人的。

至少在羅馬是這樣。

“送你一本書。我特意過來就是送這本書給你,等你慢慢的學會漢語之後就一定能夠看到。這書的名字是,從騎奴到大將軍,講的是幾百年前的一位名將,他對匈奴七戰七勝。”

提到匈奴,伍德知道。

可以說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與匈奴多少都有些關係,伍德的祖上也與匈奴對抗過,匈奴的強大,匈奴這個名詞讓整個歐洲恐懼了許多年。

從騎奴到大將軍。

當天晚上,伍德營中的兩位行軍司馬,他們的任務是記錄伍德這一支部隊的軍功,以及平時教漢語。

兩位行軍司馬就拿這本書開始講,用古希臘語和漢語在講這個故事。

漢語最最難說的語言,沒有之一。

伍德以及幾千名奴隸學的很辛苦,除了極少數人之外,大多數人依然是刻苦的學習著,學會漢語才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