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款項是自己拿給那名女子治病了。妻子再三追問,馬春培不得不承認女子所患之病為梅毒,至於二人關係,馬春培拒絕講明。妻子懷疑馬春培與該女子有不正當關係,羞憤交加,一病不起,並於一年後病逝。馬光始終將母親的亡故歸咎於父親的行為不檢,自母親去世後,他與父親之間的關係日益冷淡,結婚後更是甚少來往。

鑑於此案案情複雜,且與一般命案區別顯著,故C市公安局再次求助於公安廳犯罪心理研究室。

其實即使市局沒有委託犯罪心理研究室參與辦案,方木也對此案充滿了興趣。兇手作案手法的詭異以及對現場的精心佈置,都表現出兇手有心理異常的傾向。此外,鄭霖對方木說現場有更強烈的儀式感,這也是方木在現場感觸頗深的。兇手將死者與模特安排成如此詭異的組合,決不是任意為之,而是要表達出一種情緒。那麼,他要表達什麼呢?

首先,案發時死者全身一絲不掛。兇手這麼做,顯然不是為了隱瞞死者身份這麼簡單,而他似乎也無意這麼做,否則他完全可以肢解死者或者毀壞死者面部。兇手之所以讓死者裸體,應該是為了表達出某種與性有關的情緒。

其次,兇手選擇了一個女童形象的塑膠模特。如果要在現場傳達出性資訊,兇手的做法顯然是毫無必要的,而他之所以這麼做,說明兇手想象中的性交物件乃是一個幼女。然而塑膠模特身上卻穿著一條裙子,這顯然不是一件應季的衣服。警方經檢驗確認,這條裙子是全新的,從未被人穿過。如果兇手臨時起意,那麼在冬季裡去商場購買這件裙子是相當困難的。這說明兇手早就準備好了這條裙子,而這恰恰可以證明兇手對此蓄謀已久,換句話來說,模特和身上的裙子都是兇手犯案及佈置現場不可缺少的。

再次,模特穿著內褲。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舉動。為了證明這一點,方木特意去本市的各大商場轉了一圈。當天,很多女性服飾店的營業員都目睹了一個專門掀起服裝模特衣物察看的年輕男子,更離譜的是,這男子還詢問店員是否會給模特穿上內褲。調查結果顯示:給塑膠模特穿上內褲是一個對兇手而言非常必要的附加行為,他這麼做,顯然是出於一種很特殊的心理需要。

最後,也是最耐人尋味的一樣東西,就是死者下體纏繞的手帕。死者之子斷言手帕並非其父所有,但檢驗結果證明,手帕確實被死者用過,而且是死者與AB型血女性交媾後擦拭所用。那麼就有兩種可能:一是死者長期秘密儲存了這條手帕,二是兇手長期儲存了這條手帕。無論是誰儲存了這條手帕,都說明這手帕對他而言非常重要。方木比較傾向於第二種可能,因為警方對死者家裡進行了搜查,現場並沒有翻找物品的痕跡,而死者將這條手帕時刻帶在身上的可能性不大。這說明,死者並非是兇手隨機選擇的被害人,肯定與兇手有某種瓜葛。此外,曾與死者發生過關係的這名AB型血女子,也許與本案有莫大的關係。

據勘驗人員介紹,檢驗屍體時,他們將手帕取下很是費了一番周折。因為手帕捆紮得非常緊,勘驗人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從屍體上完整地分離出來。有人開玩笑說,如果用這樣的力度把活人的話兒紮上,用不了12小時就會使尿道壞死、破裂。正如鄭霖所言,死者的下體被捆紮後,他就什麼都做不了了,而兇手這麼做,顯然也是為了表達出這種情緒。

綜上,方木覺得這個儀式要表達的是——被拒絕的性行為。

死者赤身裸體,這本身帶有極強烈的性色彩,而偏偏下體被一條手帕緊緊纏繞,這意味著死者其實已經失去了效能力,而塑膠模特的裝束則更能反映出這一資訊。第一,“小女孩”衣著完整;第二,“小女孩”並不是內衣模特,卻出人意料地穿著內褲。一方面,這再次強化了“小女孩”不可能、也並未受到性侵犯的結局。另一方面,這說明兇手確實在把“小女孩”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來看待。

賦予物品強烈的代入感,並且極為縝密地安排細節,這恰恰是儀式的特點。

兇手要表達的情緒漸漸明晰:他要阻止這種針對幼女的性行為。

方木又回到市第11中學。此時是上午10點,學校已經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陳舊的校舍中傳來讀聲朗朗。方木沿著校園低矮的圍牆環行一週,看著不足兩米的磚牆不覺苦笑,這樣的高度,實在是太容易翻越了。警方推測兇手應該藉助機動車輛運送屍體到這裡,而校園的西、南兩側牆外都是馬路,車輛遺留的痕跡根本無從查詢。

方木來到現場所處的位置——花壇和倉庫之間的狹小過道。他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