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關,詞人還往南渡,此恨千古悠悠。蓋一詞以蔽之,兵臨城,王朝更迭,貫穿華夏五千年文明史。

到了開封,不能不食灌湯包子。

灌湯包子,就是包子裡面有湯。應該說,我是先認識武漢的四季美湯包而後才結識灌湯包子的。去開封以前,我尚不知有灌湯包子一說。席間閒談,知灌湯包子是皇家食品,估計灌湯包子還是在前,四季美湯包在後。皆因四季美湯包,享譽武漢三鎮,商業大埠,南北東西交通樞紐,佔了一個好地盤。看起來包子也一樣,置身於好的位置,就能聲名遠揚,成為掌門包子。

吃開封灌湯包子,看是一個重要的過程。灌湯包子皮薄,潔白如景德鎮細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製皺褶32道,均勻得不行。擱在白瓷盤上看,灌湯包子似白菊,抬箸夾起來,懸如燈籠。這個唯美主義的賞析過程,不可或缺。吃之,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惟要記住,吃灌湯包子注意抄底,橫中一吃,否則,未及將湯汁吸納,其湯就順著筷子流至手上,抬腕吸之,湯沿臂而流,可及背心。所以,吃灌湯子必須全神貫注,一心在吃,不可旁顧。

灌湯包子不僅有形式美,而且其內容也精美別緻。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吃之,便將北國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吃灌湯包子,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湯如詩歌,肉餡是為散文,麵皮為小說。因為小說是什麼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點,詩歌便就是文中精華了。

由是以吃而領悟到哲學的意境:在我們人類,心靈美是為重要,設若內容與形式同美,當是至美境界。美人與霓裳相得益彰,造化萬千世界,恰給了人間恆久記憶,是不可以分離的。

吃罷灌湯包子,再遊覽開封城的山陝甘會館、鐵塔、龍亭和欣賞清明上河園,此時深深地感到美食美景美人,與古城開封同在。

河南一品包子(圖)

河南開封的著名麵食一品包子,是從宋代的“太學饅頭”發展而來的,民間又稱之為“發麵包子”。一品包子造型大方,肉餡鮮嫩,湯汁豐滿,而且湯汁滲入麵皮之中,皮軟且香,是開封城裡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歡的名牌小吃。

開封城裡做包子的歷史很悠久,早在北宋時期,已是一種十分普及的食品,風靡全城。到北宋第六個皇帝宋神宗時,由於神宗的褒揚,開封包子就更加著名了。

神宗皇帝即位的時候,朝政千瘡百孔,風氣奢靡腐敗,國貧兵弱,國力不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神宗皇帝起用改革家王安石,厲行變法,以求富國強兵。改革的一個方面就是重視培養人才,加強國家最高學府太學的建設,廣招全國各地的人才入太學學習,成績優秀者可直接進入仕途。這些措施刺激了太學生們勤奮學習,關心國政。除此之外,神宗還經常親自視察太學,以表示自己對人才的重視。

元豐初年的一天,神宗又來到太學。這一次他關心起學生的飲食來,命人把太學生的食品拿來看看。這天正好吃饅頭,神宗嚐了挺滿意,說道:“以此養士,可無愧矣!”從此太學的饅頭就出了名。太學生們歸家省親時總是將太學饅頭帶回家鄉,饋贈親友,讓大家也嚐嚐皇帝御口誇讚的饅頭的滋味。太學饅頭的名聲就此傳遍遠近,而“太學饅頭”的名稱也約定俗成地叫開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朱被封為“周王”,他的王府就在開封。朱很喜歡吃“太學饅頭”,不僅自己經常品嚐,還常常用它來招待過往開封的王公大臣。

朱的飲食喜好成了人們談論的話題,一來二去,人們就把朱和太學饅頭等同了起來。由於朱身為藩王,在朝中的品級是一品大員,因而就十分自然地把“太學饅頭”更名為“一品包子”了。

雜燴菜的由來(圖)

河南人遇到逢年過節或是家中來客,總愛做一大鍋雜燴菜來招待客人。雜燴菜就是把白菜、粉條、白豆腐、油炸豆腐、肉丸子等放在一起,再加上姜、蔥、香菜以及其他作料熬成一大鍋。吃時,一人一碗,或配蒸饃,或配白米飯,既簡單方便,又經濟實惠。這種就餐形式在河南一帶由來已久。其實這道菜最初的名字不叫雜燴菜,而是叫做“炸檜菜”。關於它,至今民間還流傳著這麼一段有趣的傳說呢。

相傳南宋時期,金兵屢屢進犯,趙宋王朝搖搖欲墜。當時朝廷內部分作兩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戰。身為兵部侍郎的朱敦儒因主張抗金,被奸相奏檜在高宗面前奏了一本,丟了官職。他回到河南老家以後,對朝廷心灰意冷,不再過問政事,常常約上三五個好友飲酒做詩,打發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