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魅兆約�窒��

……

次日懶覺未醒。慧能便送來了齋飯。王遠知也是好奇忙向他打聽,弘忍今日可曾當眾講經?慧能轉述,今日早課,五祖親臨。說了兩件事,一是當今道宗紫陽真人與火燒少林無關,門下弟子誰也不能再去?嗦。二是將選佛子,僧人們皆作一偈,明心見性,以備大師查勘。

自達摩一葦渡江,二祖跪雪斷臂,三祖四祖,以至五祖。全部都是偈選,明心見性直指本心,然後接衣受缽。五祖照此辦理,也來個賽偈大會,把六祖給選出來。

外面僧人如同開鍋,凡能寫的基本都寫在院內的一堵牆上。慧能忙裡忙外,好像選佛子不關他事。紫衣逗他:小和尚,你也去做一偈,說不定就選上了。

慧能搖頭道:大姐說笑,小僧字都不曉得寫,哪會作偈。何況神秀大師兄早有偈語寫在照壁,大夥比不過,這會兒也都死心了。

哦?王遠知問道:神秀法師作了什麼偈語,小師傅可還記得清?

慧能道:這個自然,偈曰: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好偈啊!自個雖然明鏡一般,可是諸多煩惱,又哪裡拂拭得了?

側旁敞軒裡坐著的正是神秀,正在閉目微笑,果有高僧的氣派。王遠知心下不服,想作一偈壓倒他,急切間也是不能。

忙完了客房的雜務,慧能又要去舂米。王遠知就奇怪了:難不成這寺裡就你一個幹活的和尚?

慧能道:自然不是,不過,假設這米,生來就沒有皮,亦或沒有舂米的石臼。世人都是連皮帶米一起吃,那樣,小僧就不用舂米。不過就要去幹別的活了。

望著慧能離去的背影,心道:這小子倒是還有點佛性。

工夫不大,慧能又跑了過來,興沖沖說道:張別駕,可否替小僧代寫一偈。王遠知放下碗,早飯先不吃了,向他招招手:你先說說看,如果贏不了你大師兄,就別寫了。

慧能撓了撓頭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王遠知聞言,筷子啪嗒掉在地上……

六十六回 殿前除草

慧能的法偈,可以說是禪宗歷史上第一名偈。不可否認的是,此偈卻是仿照了神秀和尚的大作,再加上慧能舂了八個月米的心得體會……

這下該神秀坐不住了,此偈的意境已達到禪宗第三重境界“朝徹”。王遠知尋來大筆,把慧能的偈語畫到神秀的旁邊。雖然字型比不上神秀的工整,不過很是解氣,這老小子三天兩頭派和尚們找紫陽真人麻煩,最後不得已當了回絲綢販子,還賠了二十多兩銀子。

慧能的偈語這麼一亮,滿寺和尚議論紛紛,連神秀都來觀看。正熱鬧時,弘忍慢步過來,看了這兩首偈語。良久之後,對著神秀的偈語,緩緩吟道:好雖好,了卻未了。

然後慢慢除下鞋子,抹去了慧能的偈語,口中念道:未必佳,未必佳!

待和尚們散去,王遠知一人被請到方丈室。這方丈室,不大不小,一丈長一丈寬一丈高。四四方方,故名方丈。此處為弘忍大師靜修之所,不聽吩咐,任何人都不得入內。

弘忍微微有些失望:王真人啊,終究還是作了一偈,真不愧是當今道宗。境界比那神秀足足高出兩重。真是夏蟲不可語冰。可笑啊神秀,可笑啊。

王遠知肅然答道:大師誤會,此偈乃貴寺沙彌慧能所作,因其不識字,故由貧道代書。中間並無一字功勞。

弘忍混沌的雙眼頓時閃出精光來:慧能?舂米的慧能嗎?

王遠知欠身行禮道:正是,此偈已得禪宗本旨,貧道初聞驚落雙箸。

弘忍不再說話,入定一般,王遠知辭而退。

紫衣早等不急了,拉著王遠知一起去收茶葉。

王遠知走後,弘忍過了兩盞茶工夫這才睜開眼,吩咐全寺僧人到正殿前除草。這正殿千人踩萬人踏,哪來的草。可是師父有令和尚們不敢不從。於是有的持鍬有的持鐮,有的準備空手去拔。只有慧能端了一大盆水。到了殿前,跪在地上,獨自洗頭。別人還在悶怪,只見弘忍大師手持剃刀,微笑著把小慧能頭上的草除了個一乾二淨。其它未剃度的沙彌行者,明白過來,也端來水盆。弘忍興致頗高,一口氣剃了十幾個光頭這才作罷。

等到了晚上,慧能依舊舂米。弘忍慢慢踱過來問:米舂白了嗎?

慧能答道: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