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他的足足有二十來個人,周圍其他的人則顯示很是好奇,好奇為什麼這麼多人在聽一個年輕人說道。
“首先第一點,空白期官窯瓷器的青花瓷質堅緻潔淨,釉質細平腴潤,無片紋,這些都是民窯沒有,或者很少有的特點!”
抬起手,李陽指著桌子上的那個大盤子,繼續說道:“我們來這個盤子,底足露出了胎秞,釉質就非常的細膩,一般的民窯是燒不出這樣的好東西!”
李陽這麼一說,很多人都馬上仔細的去看了看擺在桌子上的青花盤,就是老梁也不例外,儘管這個盤子已經被他看過很多次。
“不錯,民窯是很少能燒出這麼好的胎秞,但也只是很少,不能就一定說民窯燒不出來,那個時候大戶人家所指定的民窯,還是能做到這點的!”
抱著青花筆筒的那人跟著說了一句,周圍的人也都點了點頭,李陽只憑這一點還很難讓他們信服,不過李陽說的確實一點都沒錯。
李陽並沒有在意,笑了笑,繼續道:“民窯是能燒出這樣的胎秞,但有一點是民窯所做不到,那就是上面的橘皮紋,這是延承宣德年間的燒製手法傳下來的,這也是當時官窯瓷器的特點之一!”
李陽的話音一落,幾個腦袋都湊了過去,仔細的看著那個被他們之前看過很多遍的青花大盤。
橘皮紋是宣德瓷器的一個特點,做的好的還被稱為橘皮釉,這點很多人都清楚,這些可都是青花瓷的愛好者,橘皮紋在宣德瓷器中也算是個特點了。
“真的有很細的橘皮紋!”
那個抱青花筆筒的人首先驚叫了一聲,空白期的民窯瓷器確實沒有這樣橘皮紋,李陽說的這點雖然還沒讓他就此相信這就是官窯瓷器,但懷疑也沒那麼大了。
“這麼細啊,我之前怎麼沒發現?”
另外一個人也跟著感嘆,老梁則嘿嘿笑了一聲:“你若是發現了,那你也是專家了!”
老梁的話讓眾人都小聲的笑了起來,大家又都抬頭看著李陽,想聽李陽繼續點評下去。
李陽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除了橘皮紋之外,整個盤子的釉層較薄而且光亮透明,釉色泛水青色,沿口邊還有醬釉,這些都是官窯瓷器的特點,民窯想把這些做的這麼完美,不是做不到,但很難!”
眾人都跟著點了下頭,這些確實是官窯瓷器的特點,民窯能燒的這麼好的不是沒有,不過在空白期的那三個朝代卻是很難,官窯都艱難的支撐著更不用說民窯了。
少部分人的心裡,已經開始認同了李陽的話,這件盤子很有可能就是空白期的官窯瓷器。
有些人還羨慕的看了眼老梁,若真是空白期的官窯瓷器,那這件青花盤可就要大大的升值了,原本最多二十萬,現在最少也要五六十萬,上拍賣的話還有可能更高。
“這是其一,還有其二!”
李陽淡淡的說道,所有的人都收起心中的想法,集中所有的精力聽著李陽點評。
“第二點就是青花的顏料,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隻青花盤的青料用的是什麼?”李陽微笑著看了看眾人,首先問了一句。
“蘇麻離青吧?”
有個人不確定的回答了一句,其他幾個人看著瓷盤都沒有說話,但都默默的點了下頭。他們也贊同這就是蘇麻離青料,畢竟蘇麻離青和國產的青料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他們不是專家,沒有那一眼就清楚的本事,但對比之後還是能分出來的。
“你說的沒錯,這的確是蘇麻離青,不過蘇麻離青也有好壞之分!”
李陽的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站在盤子的面前,身上還帶有一股強大的自信:“蘇麻離青的使用有四個時期,元朝是第一個,明朝開國的洪武是第二個,第三個則是永宣時期,永宣時期的瓷器幾乎都是使用的這種進口青料,把這種青料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第四個時期,就是正統開始的空白期了!”
“蘇麻離青好是好,但它對火候的要求太高了,空白期社會都不穩定,朝廷還發布過禁燒令,這個時候的燒瓷工有幾個還有心思去平衡控制火候?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民窯很多窯口選用了國產青料‘回青’或者其他,這些國產青料漸漸的在民窯中取代了蘇麻離青!”
李陽慢慢的說著,周圍的人再次點了下頭,李陽說的這些他們都沒聽過,但很在理,回青確實是空白期之後成化年間的主要青料。
“就算民窯有很多使用回青,可這也無法證明這個盤子就是官窯的啊?”
有個人很是疑惑的問了一句,大家都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