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鄉試多在秋季舉行,又被稱作“秋圍”,每次考三場,每場考三天,三三見九,由於期間有兩次換場,實際考試是九天七夜,其中的辛酸簡直不足與外人道也。
第一場考八股文,三篇四書題,四道五經題,這七道,額不,是三道四書題,三篇文章,就足以決定考生的一生榮辱。至於第二場官場應用文和第三場的策論,則無關緊要。
“科舉首重經義,經義首重四書!”唐毅默默叨唸著,提著小籃子,找到了自己的號舍。到了號舍前面,他幾乎要哭出來。
所有的號舍一律南向,排成一排,長的有上百間,短的有幾十間,無一例外,所有號舍只有三面,面向南邊的一面洞開,晴天日頭曬著,雨天暴雨澆者,絕對是三場考試九天整,風刀霜劍嚴相逼!
光是缺一面牆也就算了,號舍裡面更是小的可憐,長只有六尺不到,高不過五尺出頭,寬更是三四尺的樣子。
唐毅比劃了一下,在裡面勉強能站起身,能躺得下。他暗暗鬆了口氣,要是這一次沒透過,再過三年,他的個子完全長起來,小小的號舍是絕對裝不下的。他的腦中不由得出現了養豬場的畫面,一個個狹小的圈舍,每個裡面都有一頭肥豬,吃了睡睡了吃,等著被屠宰吃肉。
好好的人被當成了牲口,也難怪明朝亡的時候只有一個太監跟著崇禎呢!
“等我掌權的時候,科舉考試一定要改,要大改,要讓每個考生都有尊嚴!”唐毅咬牙切齒地發誓。
只是他眼下還沒有那個本事,只得乖乖打水,把塵土掃乾淨。人家還給了兩塊木板。插在牆上,一塊是桌子,一塊是椅子。
“總算不用趴在地上寫。”唐毅暗自慶幸。他取出了一個小火爐,放上兩塊銀絲竹炭。一點菸火氣都沒有,放了個小鍋,倒一把小米,加滿水,沒多大一會兒,粥的香氣就遠遠飄出去。
周圍號舍的娃正啃著梆硬的乾糧,羨慕地哭了。
唐毅也不管羨慕嫉妒恨的目光,等到粥煮的差不多。又掏出了一把牛肉粒扔進去,雖然賣相不好,但至少甜鹹適中,營養豐富,配上蜂蜜饅頭,也算是一種享受。
唐毅吃飽喝足,又靠著號舍眯了一會兒,日上三竿,他總算醒了過來,才慢悠悠拆開試題。一邊研著磨,一邊有一搭無一搭地審題。
兩旁的考生,還有巡邏計程車兵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傢伙。別人都爭分奪秒,唯有他優哉遊哉,大家都跌破了眼鏡,你當是春遊啊,這是鄉試,一輩子最重要的考試,你小子保證要後悔!
他們似乎看到了唐毅落榜,嚎啕大哭的悽慘模樣,你不是有心思煮粥嗎。但願你每三年煮一次,當一輩子的窮秀才!這幫人惡狠狠地想到。似乎心裡的不愉快也消失了,乾糧也不是那麼難以下嚥……
人都說窮秀才。沒人說窮舉人,蓋因為秀才只能算預備士人,除了能給自己免役免糧之外,用處不大,而且每次參加考試花費不少,有破產的可能。事實上很多不善經營的秀才都過的緊巴巴的。
可一旦成為舉人那就完全不同了,舉人有授官的資格,即便不當官,也有無數人爭搶著把田地投獻到名下。
更有鄉紳財主會主動結親,總而言之,好處多多,絕對是衣食無憂。正因為如此,讀書人對鄉試趨之若鶩,就拿南直隸來說,今年參加鄉試的就有五六千人,而朝廷分配的名額只有一百。
也就是說,鄉試錄取的比例只有會試的五分之一不到,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當然了,這個難度只是對某些人來說的,至於小唐同學,則是輕鬆許多,經過了童子試的磨礪,唐毅已經將前世的應考經驗,與八股取士完美融合,溝通任督二脈,打通天地之橋,洗髓易經,不同凡響。
再加上心學的諸位大佬摸頂灌輸,簡直和吸收了二百年功力的虛竹有的一拼,應付起來駕輕就熟,從容瀟灑。
審好了題目之後,揮筆作答,不到一個下午的時間,三道四書題一揮而就。眼看著太陽偏西,也不浪費眼睛,乾脆又煮了點粥,晚上要吃的清淡,不放牛肉了,改為一個皮蛋,喝完了一鍋粥,倒頭就睡,沒一會兒呼嚕聲就起來了。
兩旁的考生還在點燈熬油,一個個眼珠酸脹,淚水長流,一副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的模樣。
簡短潔說,第二天上午把四書題搞定,下午又把五經題解決,到了第三天,把七道題目都抄寫完畢,務求沒有一絲破綻。
別看鄉試是謄錄的,但是唐毅堅信,好的習慣會受用終生。
他把一切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