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四的時候,劉徳華聽說有個香港話劇團,是成立於20世紀50~60年代的一個民間業餘話劇團體,實行的是會員制,最初的會員,主要是玩票性質,近幾十年來活躍於香港演藝圈的一些名人,都曾是這個劇團的會員。後來,這個團體得到了財團的支援,才逐漸成為一個專業劇團,但還保持著當初的會員制傳統,這項制度,為發現和培養香港演藝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聽說有這樣一個組織之後,劉徳華便拿著自己改編的《雷雨》,跑去報名。話劇團編劇組的負責人看過他的本子,覺得他有培養的潛能,便收他為會員。
從此,劉徳華開始迷上了編劇,他開始減少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將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編劇上面。他每寫出一個劇本,便拿去請話劇團的前輩指導。最初,他送本子過去,可算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闖勁夠足,但底氣還是有限,心中難免會有些忐忑。可話劇團的編劇老師極有耐心,仔細地看了他的劇本,在充分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修改建議。如果這位老師一開始將他所寫的東西說得一錢不值,或許他就不會再有興趣了。然而,正因為受到了鼓勵,他的興趣便大增起來。
一個人無論做任何事情,起初都得有新鮮感在鼓勵著。新鮮感所能持續的時間,卻不會太長。因此,在新鮮感逝去之後,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去選擇別的更新鮮的事物,只有極少數人會留下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他們留下來,最大的原因,往往是覺得自己還能在這方面有所成就。
劉徳華就是如此,在他新鮮感正濃的時候,一連寫了很多劇本,甚至有幾個劇本被話劇團推薦給一些中學劇團,最後排了出來。看著自己創作的劇本被人家演出,那種成功的喜悅,簡直無以言表。
現在,劉徳華升上中五了,中五是香港中學生極為關鍵的一年,既可以選擇繼續讀中六,然後考大學,也可以選擇中學畢業,在香港,中五和中六,都算是中學畢業,但進入社會之後,待遇會有所不同,中五畢業後,可以報考一些技術性學校,相當於中專和技校,也可以報考大學的預科,也可以直接參加工作,因此,中五是香港學生極其重要的一個人生關口。
在葉天等人抵達無線電視城時候,劉徳華卻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自信,到底是上中六然後上大學,還是像其他學生一樣,選擇一所中專?或者從此踏入社會,開始正式工作?劉徳華心裡猶豫不定。
這時幾個要好同學跑到他家門口,餘衛國、李靜生老遠向他招手,叫他過去。
劉徳華從家裡出來,問道:“大清早的你們不睡覺,搞什麼鬼?”
餘衛國揮了揮手中的一張紙,說:“報名表,要不要看?”
因為電視裡每天都在播香港小姐選美報名的廣告,劉徳華便開玩笑地說:“什麼報名表?香港小姐參選的表格嗎?”
劉徳華從餘衛國手裡接過表一看,原來是香港無線電視臺藝員培訓班的報名表。
李靜生在一旁蠱惑說:“怎麼樣?我們一起去試試?”
劉徳華看了看“可立七俠”,玩味道:“誰?是誰在做明星夢?”
眾人一起指著阿偉說:“是他。”
原來,想做明星,一直很關注無線電視臺藝訓班的訊息。他知道,這個藝訓班,就是香港演藝圈的黃埔軍校,只要從這個班畢業,再差也能在電影電視圈中混口飯吃;那些混得好的,說不準就混成個大明星了。在香港,要想成為明星,只有兩條路可走,如果是女的,又天生麗質,可以去參加選美。一旦奪獎,立即就身價百倍。另一條路,則是報考無線電視臺和麗的電視臺的藝員培訓班,其中尤其以無線臺的藝訓班最為出名。餘衛國雖滿懷理想卻顧慮重重,再加上缺乏自信,便有些猶豫不定,因此就拉上“可立七俠”同去報名。劉徳華是個大忙人,每天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他們去拿報名表的時候,沒有約他,卻也為劉徳華領回了一張報名表。
劉徳華笑道:“你們都去了,怎麼能少得了我呢!”
餘衛國喜笑顏開,催促道:“那好吧,快進去換衣服,我們一起出發!”
“你們等我!”
雖然劉徳華興趣在編劇上面,對演戲,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不過既然“可立七俠”全體出動,他自然不能落下,便接過了這張表格。
回到房屋,劉徳華仔細地看了看,見報名章程上所列的課程中有編劇選項,立即改變了玩玩心態,心中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