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除了接旨的那天,在四皇子府門的正門前露個臉外,便再沒有出現在人前過。
有人說,四皇子因為皇帝的無情,而心情鬱結,導致病情再次反覆,這會兒吐血躺倒了。說不定,大軍出發那天,就是他斷魂之時。
也有人說,四皇子病好的差不多了。可前面二十幾年,也沒上過朝,沒人脈,沒有班底。這會兒突然要去打仗。他連個信得過的侍衛都沒有,現在正到處找人手呢。
還有人說,四皇子不愧是樂家兒孫,哪怕明知是死,依舊奉勇不退。趁著最後這點時間,正練功學武呢。哪怕是臨時報佛腳,這精神,也是值得人敬佩的不是。他沒有當逃兵,沒有因為自己皇子的身份,沒有因為自己身體虛弱的理由,而找藉口退縮。
而這最後一個流言,在軍中流傳最廣。
也因此,雖然軍中的人,都還沒見到四皇子,卻對他已有了些好感。
對於弱者的同情,再加上對他不屈不撓精神的認同。
民意,軍心,就是這麼慢慢的醞釀出來的。
而對於皇帝,則是完全相反的態度。
先有皇后不慈,如今皇帝也是不慈。
解釋再多也是無用,只要是當過父母的都能明白。誰能捨得讓自己親兒子,病還沒好呢,從癱子剛坐起來,就送去戰場?怕他不死怎的?
大衍那麼多將軍,哪個不能去當這個副參將,就非得四皇子?
虎毒還不食子呢,皇帝的心,怕是比虎毒還狠。
這些話,雖然從未有人敢在明面上說,可大家心底自有一杆秤,心裡明鏡似的。
便是諸位皇子也覺心寒,皇室宗親,更是連連上奏,請皇上收回成命。
所有上奏,全都留中不發。對下只一句話:“聖旨已下,諸位是要朕,朝令夕改麼?”
這問題的高度一下子就高起來了,眾人面面相覷,只得全都退下。
急什麼呢?那反正是他的兒子,他自己不急,旁人急什麼?
除了諸位皇子,一齊認清了,他們的父皇的冷酷無情外,卻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大皇子跟四皇子是親兄弟,可兩人一輩子也沒交情一說。如今更因為受了傷,連朝都不上了。諸事不管不問,頗有些自暴自棄的意思。
二皇子向來誰也看不上,此時他是看出來了,他唯一的對手,就是他的父皇。此時心裡發怵,只想著,說不定什麼時候,他的好父皇,就能要了他的命。
到是讓他在接下來培養勢力時,更加小心。至於老四,左右是死,怎麼死的,重要嗎?
三皇子力諫了,可惜有心無力。對於兄弟,他總是盡全力的。做了,與做不到,總是有區別的。至是博了些贊名。
五皇子到沒做太多,只是自動請纓,要隨四哥一起出徵。被皇帝當即派龍禁衛,關回府裡,不許出府。
一切成了定局,再無他法可想。
終於到了五月初三日,大軍開拔。四皇子氣宇軒昂,颯爽英姿,騎一匹黝黑駿馬,威風凜凜。比之身邊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將,也未弱去半分氣勢。此形象,再次打破了眾人對他的想象。
都以為,這是這段時間努力的成果,到越發的認同於他。
送將出行,自有規矩禮儀。
帝王致辭,授印,壯行酒。
五皇子在大軍臨出發前,終於跑了出來。重重的擁抱了下樂辰,“四哥且放心,小嫂子那裡,我自會關照。”
樂辰笑著道謝,卻知道,他就算想關照也是不行。
觀禮的樂泰笑道:“雖說大軍行前,說這等兒女情長有些不妥,卻也要叫四皇兄放心。我剛得了訊息,壽安縣主已於今晨出城,誓言要踏遍所有駐有神靈的廟觀,為四皇兄,為所有出征將士們祈福。大軍一日不歸,她便一日不回。”
皇帝臉色猛的一變,厲目掃向一邊的內侍。這麼重要的訊息,他怎麼不知?
樂辰自然知曉,人,還是他昨晚親自送出去的。她甚至還跟人玩了個遊戲,也不知道,結果如何?
此時聽到樂泰提及,他笑了。笑得開懷,笑的得意:“縣主待我之心,我亦已明瞭,此生,定不負她。”
其他人對他,難免有些羨慕。
這樣至情至性的女子,正是男人心中最想要的夢中情人。可他們得不到,因為這樣的女子,世間也只一人罷了。
樂泰張了張嘴,也跟著笑了。因為他決定,待送走大軍,便也要去雲遊四方,施醫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