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貴有自知之明,在何嬤嬤看來,薛寶釵就缺了這個,她實在是自視太高,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來的底氣,不過,何嬤嬤也懶得提醒她們,她真正的主家是賈家,可不是薛家。
因此,何嬤嬤等著薛家母女兩人發現自己之後,也不多說什麼,只是教訓薛寶釵日後要喜怒不形於色,之前即便是與幾位姑娘有什麼尷尬的地方,也不該甩手就走,總該多留一會兒才是。
薛寶釵有些尷尬,不過還是謝過了何嬤嬤的教導,薛王氏也是說道:“嬤嬤你是有見識的人,我家寶釵都託付給嬤嬤你了!”
何嬤嬤沉聲說道:“薛太太儘管放心便是,薛姑娘既然是要做公主的伴讀,自然不能如同教導尋常宮女一般,這其中尺度,薛姑娘自個也得把握住才行!日後身邊都是官家貴女,薛姑娘雖說不能落了自個的面子,但是,凡事還是得容讓一些才行!”
雖說不知道薛寶釵到底是為什麼負氣而歸,但是,何嬤嬤對薛寶釵還是有幾分瞭解的,賈家那幾個姑娘,因為出身的緣故,都不是咄咄逼人之人,只怕頭子還是薛寶釵起的,若不是薛寶釵是自個教導的,何嬤嬤真不想多管這事,只是若是自個不開這個口,同行們難免要嘲笑,自個竟然是教出了一個明明在別人家客居,卻是想著壓主家一頭的丫頭,這不是壞了自個的名聲嗎?
薛寶釵聽何嬤嬤這般說,更是臉上一紅,只得低頭對何嬤嬤認了錯,說自個年少氣盛云云,何嬤嬤見薛寶釵這般,又是暗自搖了搖頭,不過她也知道,自個若是再多說,只怕這位薛姑娘就要記恨上自己了,因此,最終終究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說道:“姑娘既是明白了,日後言辭更是要謹慎才行!”
薛寶釵又是點頭稱是,不過,她的想法卻是完全不同,將這些歸結於自個身份低了,日後自個變成人上人,說什麼,大家都得老實聽著,誰敢公然駁了她的話呢!
何嬤嬤自覺盡了心,也不再多說,只是道:“再過一些時日,姑娘就要進宮參選,還是得抓緊時間才行,姑娘即便覺得枯燥辛苦,也得等過了這段時日才行<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薛寶釵這邊再次閉門不出,因此錯過了不少訊息。
賈家和史家那邊算是達成了默契,雖說沒有正式下了文定之禮,但是兩家已經將史湘雲跟賈寶玉的婚事給敲定了。
雖說賈寶玉的身份確實是低了一些,但是,史湘雲本身也是高不成低不就,她那樣的命格,真正門第高的人家,還真看不上她,門第低了,又有史家苛待侄女的嫌疑,而賈家這邊,勉強還算國公府邸,賈寶玉雖說不過是五品小官之子,但是也能勉強說是國公嫡孫,而且兩人又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史湘雲自個也是樂意的,自然是省了史家不少心。
起碼對於史鼎史鼐的夫人來說,日後不用盤算著給史湘雲選個什麼樣的人家,遇到什麼合適的人,只需要考慮適不適合自家女兒就行,不用讓自家女兒低了史湘雲一頭,那就再好不過了。因此,想明白之後,史鼎史鼐兩人的夫人都表現得非常高興,回去之後,就開始打算日後如何給史湘雲添妝了。雖說史湘雲生母的嫁妝封存了,但是裡頭很多東西,如衣料什麼的,時間長了,一來不鮮亮了,二來即便儲存得好,回頭等到史湘雲出嫁,花樣也不時興了,首飾也是這樣,回頭還是得新炸了才行。而且作為親嬸孃,她們的添妝也不能太小氣,惹人詬病,因此,早點準備總比晚點好。
王氏那邊,卻是一直沒有表現出明顯反對的模樣,不過,林母卻也沒有放鬆,王氏這人如今即便是成事不足,不過壞事卻是有餘的,誰知道她回頭能做出什麼事來。因此,還是叮囑了伺候王氏的人,小心伺候著,注意一下王氏是不是私底下有什麼小動作。
王氏一時半會兒還真沒有什麼小動作,她很沉得住氣,反正如今不過是雙方口頭上的約定,還沒有正式提親,行小定之禮,她著什麼急。何況,她一點也不喜歡史湘雲,因此真的不介意到時候鬧得不可收拾,叫史湘雲名聲掃地。到時候還能狠狠地掃了林母的顏面,她何樂而不為呢!
王氏並沒有考慮賈寶玉的心意,在她看來,賈寶玉年紀還小,就算有什麼想法,也是林母教壞了,史湘雲勾引的。回頭她這個做孃的,給賈寶玉選個好的,賈寶玉還能如何不成!
而薛家那邊,壓根沒聽到什麼風聲,還想著將賈寶玉當做備胎呢!
婚事算是過了明路,史湘雲儼然已經將自個當成了賈家人,多半時間就留在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