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任鳳霞 女,1950年,吉林省長春市人。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任中共吉林省委宣部副部長、吉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局長。
曾發表報告文學、人物傳記、通訊、散文、詩詞、理論文章等數百篇百餘萬文字。為張伯駒立傳,曾用去八載工作餘暇進行資料收集、調查採訪:多次與潘素先生(伯駒先生的夫人)促其長談、夜話達旦;數次與伯駒先生的女兒、女婿暢言深談;與伯駒先生的至交、摯友劉海粟、周汝昌等深入訪談、書翰往來;並長期走訪張、潘二老在吉林工作期間的同仁,切磋研究,獲得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張伯駒簡介(1)
張伯駒(1898—1982),字家騏,號叢碧,別號遊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3月14日生於官宦世家,系張錦芳之子,過繼其伯父張鎮芳。他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稱為“民國四公子”。是我國老一輩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鑑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於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國家文物局鑑定委員會委員,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
經歷簡介
張伯駒幼年入私塾,後就讀天津新學書院。1916年入袁世凱混成模範團騎兵科學習,畢業後曾在曹錕、吳佩孚、張作霖部任提調參議等職(皆名譽職)。因不滿軍閥混戰,1927年起投身金融界。歷任鹽業銀行總管理處稽核,南京鹽業銀行經理、常務董事。秦隴實業銀行經理等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一度去西安,後致力於寫詩填詞。抗戰勝利後,曾任國民黨第11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議、河北省政府顧問、華北文法學院國文系教授,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北平美術分會理事長等職。1947年6月在北平參加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北平臨時委員會委員,參加北大學生會助###動、反迫害反飢餓運動、抗議槍殺東北學生等愛國民主運動。北平解放後曾任燕京大學國文系中國藝術史名譽導師、北京中國書法研究社副社長、北京京劇基本藝術研究社副主任理事、北京棋藝研究社理事兼總幹事、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理事、北京古琴研究會理事、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公私合營銀行聯合會董事、第1屆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總部財務委員會委員、文教委員會委員、聯絡委員會委員。195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62年起任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和誣陷。1972年周恩來得悉後,指示聘任他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晚年還擔任過北京中山書畫社社長、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京華藝術學會名譽會長、北京戲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崑曲研習社顧問、民盟中央文教委員等職。1982年2月2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2歲。1958年劃為右派分子,1980年平反。
心繫國寶醉心收藏
張伯駒一生醉心於古代文物,致力於收藏字畫名跡。他自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初時出於愛好,繼以儲存重要文物不外流為己任,他不惜一擲千金,雖變賣家產或借貸亦不改其志。如曾買下中國傳世最古墨跡西晉陸機《平復帖》,傳世最古畫跡隋展子虔《遊春圖》等。經過他手蓄藏的書畫名跡見諸其著作《叢碧書畫錄》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自雲:“予生逢離亂,恨少讀書,三十以後嗜書畫成癖,見名跡鉅製雖節用舉債猶事收蓄,人或有訾笑焉,不悔。”一件《遊春圖卷》使他從豪門鉅富變為債臺高築,甚而被匪徒綁架、生命堪虞,猶稱“寧死魔窟,決不許變賣家藏”,其傳奇般的際遇,成為久傳不衰的佳話。
不惜代價、甚至置性命於不顧以求保藏文物珍品,既是出於愛國至誠,也是基於對民族文化遺產的深刻認識與由衷的酷愛。張先生慧眼識寶,所藏書畫件件堪稱藝術史上的璀璨明珠。在他的藏品中,晉陸機《平復帖》是我國傳世書法作品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跡,隋展子虔《遊春圖卷》則是傳世最早的卷軸畫,也是最早的獨立山水畫,合為雙璧。此外還有唐》杜牧《張好好詩卷》,宋黃庭堅《諸上座帖》、趙佶《雪江歸棹圖卷》,元錢選《山居圖卷》等等,都是在藝術史上佔有獨特地位的重要文物。
對於斥巨資購藏並用心血保護的法書名畫,張伯駒先生和夫人潘素女士(金碧青綠山水畫家)並不視為一己所有,而是看作全民族的文化遺產。自20世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