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部分

理藩院了。

不再設科舉。

但改成吏員考試,所有識字者都可以報名參加,考試合格者就可以為吏員,以後所有地方官員都由吏員升遷,不再禁止本省為官,當然,官員異地調動這個就屬於正常的內部職位調動了。

另外為體察民情,單獨設立人民院。

這個由各省人民代表組成,負責監督內閣的工作,當對內閣工作不滿時有權叫過去進行質詢,哪怕丞相也必須接受質詢,如果還不滿,那麼人民院主席有權向皇上遞奏摺彈劾,而對於這種彈劾皇帝必須優先處理,比如說親臨現場,讓人民院在皇帝面前圍攻丞相,包括內閣涉及稅收的政令同樣必須先向人民院闡述,而年終財政收支也必須向人民院做總結匯報。

實際上就相當於過去的御史。

但不是皇帝任命的,而是地方百姓推選出來的,也算是一種預備立憲了,畢竟這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必須逐步過渡,透過人民院那些代表們的選舉,先把選舉制度確立,等老百姓都熟悉了這種東西,再以憲法的形式確立下來。至於人民院選丞相這種事情還是看情況再說吧,反正在皇帝掌控經濟軍事甚至特務的情況下,丞相不過是一個打工的經理,並不是一個什麼特別重要的職位,畢竟就算讓人民院選舉,皇帝肯定還是要保留最終任命權的。

事實上楊豐從來不認為有萬世之法的政治制度。

這東西就是一個利益平衡。

不是一成不變的。

利益不斷變化,平衡點也同樣在不斷變化,今天合適的制度,未來不一定合適,在這裡看起來匪夷所思的制度,說不定換一個地方就非常合適了,糾纏這種東西毫無意義,要是在宋朝這麼玩,那他就是個傻子,而在這個時代不這麼玩他才是個傻子。

另外省府縣三級同樣設人民院。

地方人民院同樣有監督彈劾地方官員的權力,甚至可以直接對官員進行起訴。

還有封爵。

這個同樣也必須有,那些功臣最渴望的就是這個,不封爵豈不是讓他們失望了?

他的封爵自然還是習慣的那套制度,五等爵位,實封,但爵臣除了作為地主以外並無其他特權,至於封地這個很好解決,因為理論上天下所有土地都是皇帝的,老百姓只是以一成地租和半成田賦租種,而且除了皇帝誰也沒權對土地進行交易,所以他把部分土地劃給爵臣就行了。只不過老百姓把原本要交國家的那一成地租轉而交給爵臣,這個地租是法定的,任何人都不能更改的,而且不準收其他任何費用,所以靠地租發財根本不可能,唯一的優勢也就是擁有了土地的所有權,所以如果封地下面有礦產那就算你走運了,沒有礦產那也就只好種田了,實際上這樣對於爵臣來說使用奴隸絕對比佃戶划算。

當然只能是閹奴。

華夏聖朝是不會允許使用未經手術的奴隸的。

楊豐就是在鼓勵爵臣使用奴隸。

畢竟就佃戶那一成地租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爵臣們忍受的,只要他們發現買閹奴比用佃戶更能給他們帶來更多財富,那麼肯定會大肆購買閹奴的,然後類似美國南方的奴隸制農場也就開始出現了。接下來那些在東北和西北墾荒的傢伙也就同樣開始使用閹奴了,就像被爵臣拋棄的佃農,這個國家肯定不能不管,要麼進工廠要麼就可以國家補貼方式去外面墾荒了,人手不足就可以去買閹奴,再以後殖民地墾荒的同樣也開始使用這些閹奴了,大明人民就可以踩著奴隸們的屍骨享受美好生活了。

至於工人,這個並不難解決,只要農業產量增加,使種田無利可圖,而工業能夠獲得暴利,總會有人走進工廠的,畢竟老百姓不能只吃飯。

看看現代的農民工就知道了。

而同樣當人口大量增長,而奴隸湧入又加劇這種壓力時候,對外擴張也就成了必然選擇,任何一個頭腦正常的領導人都會明白,有聖教的思想作為支撐,有年輕一代開疆拓土的雄心,再加上人口壓力的驅動,未來這個國家要是不富有侵略性那就完全是天方夜譚了,尤其是在他的內閣制度有意無意總是向著舊倭國靠攏的情況下,丞相不想對外擴張,那些參謀部的軍官還不答應呢!大不了給你一個天誅!

還有他的那套勳民制度,也就是發勳章,持有勳章的人根據等級不同領幾代工資,這套制度除了給財政制造點負擔以外沒別的毛病,而這個毛病可以用控制數量來解決,但收到的效果卻是巨大的,自己就算戰死了只要能換來勳章,就能讓自己的兒子甚至孫子都領一輩子工資,那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