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了。有些人說,我這裡在跳,你天天看守 著這裡,那個氣血向這裡衝,搞得不好就是鼻子出血,如果 作意太過,尤其是中老年人,加上血壓不對的。算不定就腦 充血。千萬不要玩這個,最好走上品丹法,“上德無為,不 以察求”,也不要守,也不要管。我上次提過道家的《清靜 經》,你們好好去看一看,文字很短,內容非常非常好。佛 教的《心經》是講心性之道,《清靜經》裡頭還帶著講工夫, 這個是上德。
“下德為之”,等而下之,是有為的工夫,做有為工夫 “其用不休”,要以不休起用。後來佛家也採用,實際上這個 是老子的東西,在有為與無為之間修道做工夫,究竟是有為 法,還是無為法?形而上道是本體,是無為的;但是我們不 管是學佛修道,修的都是有為法。佛法最高是空,因為我們 達不到空,所以所用的方法都是不空的,是用不空方法,以 求得自己最後達到了空。道家也是一樣,真正的道是無為, “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你看不見,摸不著,找不到。但 是,你想達到形而上看不見摸不著找不到的道,必須要從有
為方法做起。有為到了極點,才能到達無為。明朝有位棺堂 七 禪師,詩好道也高,他的修道經驗有兩句話:“千丈巖前倚 &謂 杖藜”,靠著這個柺棍,“有為須極到無為”,佛道兩家一切 1 工夫,都是從有為法下手,有為到了極點時,才真正得了無 為的道。
“上閉則稱有”,上面一關閉就是後天了,則稱有。“下 閉則稱無”,下面一關閉,就得到道了,空了。這兩句話不 曉得講些什麼,這個上下兩竅,究竟是怎麼樣關閉?先休息 一下再講。
I 61 |
上竅與下竅的功能 上下氣平衡文換 性命與祖系
黑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