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維揚府也是淮東地區開發最成熟的區域。即使不考慮鹽鐵司設治於維揚的因素,維揚府一府六縣的田賦就抵得上淮安、海陵兩府十一縣的總和。
這也是在淮泗戰事後期,朝廷在不得不將淮東制置使的官位授給林縛,卻又將維揚府從淮東軍司單獨列出來的主要原因。
從兵事上來說,佔據整個淮東,還有成事的可能。但給挖維揚府之後,整個淮東斜三角就缺了一塊,根基弱了一半不止,幾乎沒有發展空間可言。
淮東軍鋒芒甚銳,可以說是近年來的天下第一強軍,但到天下大亂時,又有多少人會認為林縛能憑藉淮安、海陵兩府成就大事?
張苟以往也認為淮東的勝算太小,直到他看到將整個海東地區都標註進去的東海全疆域圖時,才知道他的眼光在制置使面前是何等的狹窄!
江東誰又能想到:淮東在海東地區的駐軍就超過四千人,此外還移有一千餘民戶過去!
淮東缺少的只是時間罷了。
在張苟抄寫時,林縛邊想邊跟秦承祖說道:“這天看來是快要變了,淮東的步伐要加大一些了——七堡屯寨的新編戶,就直接入黃冊,從戰訓學堂選一些人出來,編為裡甲。你覺得如何?”
“可以,即使黃冊的秘密這時候洩漏出去,也算不上多少大的事情了,有些事情也不僅淮東一家在做。”秦承祖說道。
所謂的黃冊,實際是淮東的兵戶編冊。林縛進入崇州之後,在安置流民的同時,將流戶丁壯另編一冊,作為淮東潛在的可召募的兵員。
民兵輪訓工作,也主要是對編入此冊的流戶進行。
只是此前這項工作都嚴格控制在崇州縣境內,林縛這是要一下子鋪開,除了鶴城,更要向淮安、海陵腹地延伸,也說林縛嘴裡所說的七堡屯寨。
捍海堤從鶴城到鹽瀆段還剛剛動工,但在過去近一年時間裡,淮東軍司在從鶴城到鹽瀆、每隔三十里修築一座、共修七座驛堡。
按照對外的說法,修築驛堡主要是為修捍海堤提前做些準備,修成之後就可以同時分七個工段著手修捍海堤。有驛堡做後盾,工輜營將卒的駐營以及修堤物資的準備跟儲存,都極為便利,減輕地方上的負擔,能很大提高修堤的速度。
還有一個就是等大堤修成之後,堤上修驛道,驛堡可以充當驛站、驛館。
這是林縛在修堤之前對外的說法,不過等七座驛堡修成之後,好些人就覺得修得未免太堅實了一些。
每座驛堡都兩百餘步見方,青磚夾牆,內夯粘土,牆高三丈,牆基足有兩丈寬,堡內基臺,將與修成後的捍海堤等高。
每一座驛堡僅青磚就要用去十五六萬塊,此外還要千餘石白灰、數百石糯米,成本高得驚人。相比較之後,鹽鐵司在鹽區修築的哨堡,頂多算又矮又小的土臺疙瘩。
在驛堡建成之後,林縛就直接以驛堡為基礎設了屯寨,任命屯吏,召募流民開墾荒地,種菜種糧。對外的名義,是要為修堤的兵卒、募工供糧供菜,節約銀錢支度。
對此,鹽瀆知縣胡大海只敢到劉庭州面前去訴苦;建陵、皋城兩縣的官員索性是裝聾作啞。
皋城、建陵、鹽瀆三縣本身就有大量荒地、荒灘以及難以墾種的溼地、沼澤,由於捍海堤修在鹽場那一側,鹽場也有大片的土地給劃在捍海堤的內側。
當世產鹽主要採用煮法,所以鹽區都要保留大片的草料地,提供煮鹽所需的草料。劃在捍海堤內側的鹽場區域,實際上都是保留下來的草料地、草場以及鹽戶的居住地。
屯塞墾荒,除了開墾鹽瀆、建陵、皋城三縣的荒地外,還侵佔了相當一部分鹽場的草料地。
鹽監院的官員更是有苦說不出,要是敢抵制,淮東軍司立即就能依靠七座屯堡,將私鹽流出的路子徹底給掐斷了。
相比較給淮東軍司侵佔一些草料地去,私鹽給徹底掐斷的損失,鹽監院的官員更承受不起。
林縛選擇走東線回崇州,就是要沿途視察七座屯寨的準備情況,這才是他將勢力滲透到淮東腹地的最堅實一步。
'。。'
第72章 昔日童子
林縛從清江浦登岸就南行,到延清屯寨才知會鹽瀆、建陵兩縣地方。
雖說淮東軍司管不到府縣民政、財政,但胡大海還是怕林縛給他小鞋穿著,頂著火辣的日頭,與縣尉各坐一頂小轎,在十數隨扈的簇擁下,走了半天,臨黃昏才到延清。
趕到延清時,建陵知縣董文彪率建陵官吏早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