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第二日起床吃過早飯,各門派便在少林弟子引導下進入演武大廳。每個門派各有自己固定位置,前面由一名小沙彌引導,整個演武大廳顯得忙而不亂。
二月初二,天氣晴朗,七十二個門派圍立四方,每派不同的大旗在冬日風中獵獵吹響,氣勢恢弘。數千人的大場面,卻是鴉雀無聲。蕭漢呆在西南一角,身後只站著趙光義和趙承宗二人,顯得勢單力孤,不過武當派的大旗還是做得夠氣派,不輸於三十六派任何一個。這大旗還是段西柳告訴他後在東京製作的。
東南三面各站滿十八派,其餘觀戰各派站在西面,正北方空出大片地方。擺著數張長桌,中間一張上面鋪設黃緞子,擺滿了香燭紙箔。兩邊各有兩張長桌,同樣鋪設豪華黃緞,後面擺著碩大的椅子,此時俱是空著。三宗還未現身,氣勢已是擺得十足。
演武廳大門就在北方,場中安靜如夜,數千雙眼睛一起盯著大門,靜待三宗現身。之所以如此安靜,不僅是因為場中四周負責警戒的上百名四五十歲的黃衫僧人和二三百名的灰衫武僧,更大程度上應該是出自內心深處的恐懼。
隨風飄舞的大旗之中,蕭漢很快發現了飛雲派、飛星幫、梅花幫和白濤幫的大旗。這些幫派五十人俱是站得筆直,倒仿若軍隊一般。跟著他又發現了白狼教的大旗,上面畫著一個巨大的狼頭,猙獰恐怖,下面一個四十歲左右的漢子,手中拄著一把大刀,應該便是那新任幫主元天和。這些幫派經過血洗之後,對三宗的態度明顯比別派更為尊重。
過了一刻鐘左右,忽聽得門外一聲佛號:“阿彌陀佛。”跟著佛聲大作,偌大的演武大廳中群雄震動,不由得個個挺直身子,凝神肅立。只見北門外慢慢走進一個身著金色僧袍的胖大和尚。這和尚年紀在六十歲上下,慈眉善目,身材胖大,左手持一柄銀色禪杖,右手捻著胸前的佛珠,寶相莊嚴。
來人正是少林寺現任方丈行空大師,場中群雄定定地看著他,數千道目光全部凝聚到他身上。場邊負責警戒的數百少林武僧同時低頭合什行禮,場中佛號大盛,震得大地都微微顫動起來。
行空大師身後跟著兩名同樣身穿金色僧袍的和尚,其中一人身材瘦小,手中卻掂著一把碩大的禪杖。另一人什麼都沒拿,雙手合在胸前,耷拉著眉毛,臉上卻是似笑非笑,亦步亦趨跟在瘦和尚身後。
三人身後又是一隊二十名黃衫僧人,這些人大都身材高大,年齡約在四五十歲上下,個個寶相莊嚴,手持禪杖。再之後又是一隊五十名灰衫武僧,俱是三十歲左右的青壯漢子,個個面帶殺氣,比之前慈眉善目的和尚們大為不同。這些人每人手持一條木棍,目光如電,步伐整齊劃一,顯然訓練有素。
蕭漢看著這牛逼的出場方式,心內驚羨不已,呀呀個呸的,簡直是太牛了。少林寺不愧為名門正派,不僅高手眾多,現今看來,這裡面還有策劃高手。這個牛逼烘烘的出場方式一亮出來,登時把場中數千英豪震得半天回不過神來。
行空大師慢慢走到右首一張桌前坐下,瘦和尚和空手和尚分別坐在他的左右,其餘弟子依次站在他們身後。只見行空大師微一揮手,負責警戒的少林僧人們同時高誦佛號,各自站回原位。整個動作整齊劃一,一氣呵成,看得群雄目眩神迷。
少林進場之後,跟著便是一隊道士。為首一人身穿青色道袍,鬚髮皆白,身材高大,手持拂塵,飄然而至。身後跟著兩名青衫老道,仙風道骨,器宇不凡,各執一柄寶劍,跟在白眉老道身後。再之後又是三名年輕弟子,個個面貌清矍,形態非凡。再之後又是五十名道士,清一色的道袍、拂塵、寶劍,氣勢逼人。這自然便是峨眉派,場中諸人呆呆看著他們,不知作何感想。
峨眉派在白眉老頭率領下走至右首長桌,挨著行空坐下,他身後兩名老道也跟在坐在白眉左右,其餘弟子自然站在身後。
跟著峨眉派出場的自然是天山派。眾人只見門口慢慢走進一個黑袍老頭。這老頭年約六七十歲,中等身材,面無表情,揹著雙手,自顧自走在前面,顯得孤傲無比。身後跟著兩個老頭,年紀都跟他差不多少,穿著打扮幾乎一樣,只是第二人身材高大一些,目光陰狠,腰掛一柄寶劍。第三個老者卻是滿面笑容,跟行正大師一般,笑得看不出眼睛來,令人一見便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這老者同樣腰懸寶劍,東張西望邊走邊向相識的人揮手。
三人身後又是一個手拄柺杖的老太婆,正是李月螢的師父葉天寒。她滿臉嚴肅,緊抿著嘴,默默跟在後面。在她身後便是天山派眾弟子。因為隔得太遠,蕭漢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