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沒有說話,默默點頭。
周衝長嘆一聲,道:“人各有志,子房心意已決,周衝就不再多言了。周衝以為,韓已滅,子房若要為韓復仇,必要藉助於他國之力,現在的形勢莫過於借楚國之力了。楚國兩派相爭,血流成河,以子房之才,若是效力於一方,則楚很快就重新安定下來,合楚國之力與秦相抗,或可復韓,子房則是另一個伍員。”
張良悽然一笑,道:“楚國雖大,卻無明君,縱然張良使楚國安定下來,卻無闔閭這樣的君主,復韓必是不可能。”
“趙國怎麼樣?”周衝分析道:“你是明智之士,肯定知道秦王下一個目標就是趙國。趙國雖不如秦,但趙國之民驃悍善戰,秦之勁敵。若子房用於趙,與李牧將軍珠聯璧合,將相和之事未必不能重現,以趙之勁兵,子房李牧之才,必可與秦相抗。”
張良要復韓,不去楚,必去趙,除此二國已經沒有可為處,周衝已經掏心窩子了。張良很是感激,道:“周大人能為張良慮及於此,張良感激不已,千言萬語難以表達。趙國勁兵強弓,雖不弱於秦國,但是趙君無能之人,根本就不是秦王的對手,趙國也支撐不了多少時間,很快就會滅亡。百里奚輕身出仕,名節受汙,堪為張良之戒,張良自此逝也,浪跡天涯,擇機復仇便是。”
萬未想到,歷史重來,張良依然走上了原來的道路,周衝心裡升起一種失敗之感。張良接著道:“臨別之際,張良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周衝道:“子房有話,儘管說,只要周衝能做到,一定做到。”
張良接著道:“秦欲並天下,第一個要滅掉的是韓國,第二個要滅掉的是趙國。滅了此二國,則秦軍進入中原的道路方才敞開,便於北伐燕,東征齊魏,南破楚國。現在,韓國已滅,秦王必是要準備滅趙了,趙國自趙武靈王之後未有雄主,國勢日弱,長平一戰,精銳損失殆盡,但武靈王的遺教胡服騎射仍在,趙人喜戰,兵利弓勁,名將李牧善戰,此一戰秦國非出盡精銳不可。
“周大人得秦王信任,委以韓地重任,周大人當抓緊時間積糧貯兵,為破趙做好準備。”
積糧貯兵四字很好地說明了周衝治理韓地的目的,不是智者,沒經過深思熟慮是不可能說出來。
周衝聞言大喜過望,周衝高興的不是張良出的主意,這主意早在咸陽時就定下來了,算不得高明,只能算英雄所見皆同。讓周衝高興的是張良出主意的心思,這說明張良一是把周衝當成真正的朋友,二是他之所以不願為秦而為韓,只是出於情感上放不下,而不是理智,只要假以時日,到處走走散散心,這種情感淡化,為秦出力未嘗不是不可能之事,到那時,與張良同殿為臣,又是摯友,誠人生之樂事也,周衝哪會不高興。
“謝子房提醒!”周衝興奮得合不攏嘴,道:“臨別之際,周衝別無長物,只有一卷書送與子房,還請子房笑納。”從懷裡取出書,遞上。
張良接過,看了一眼,驚道:“《太公兵法》!如此貴重的東西,張良不敢受。”
《太公兵法》從文風上判斷,應該是出於戰國時期,並不是姜子牙所作,是後人偽託姜子牙寫的。在當時,其流傳雖不廣,並不是只有圮上老人那一部,在秦王宮裡就有,周衝臨出咸陽之際考慮到此書對張良的重要性,特地向秦王討要了一本。在勸說張良失敗之後,周沖決定把此書送給張良,說不定真能讓張良改變思想,認同統一,最終歸之於秦也未可知。
周衝笑道:“子房,你又落了下乘。朋友相交,不在乎貴重不貴重,只在於值不值。”
張良大笑道:“說得好!是我張良落了下乘。周大人,張良有一事相托。”周衝打斷他說下去,道:“子房放心去吧,令弟後事我會幫你料理。”
“謝周兄!”張良歡然道:“周兄,後會有期!”飄然而去。
第五卷 天下歸一 第五章 新政(上)
“來到邯鄲學人走,高抬腳,輕擺手,一直學到九十九,還是不會邯鄲走!”甘羅唱著童謠,一蹦一跳,眼睛瞄著想要攔住他的趙高,把手裡的小木棍有意無意地晃晃。
趙高本想攔住甘羅,可是一想起因他而挨的板子,心裡又一陣後怕,要是不攔的話,秦王正和尉繚他們商量大事,要是甘羅闖進去,惹得秦王火起,打他一頓板子事小,砍了他的腦袋那可是大事。權衡一下,趙高閃到甘羅前面,道:“甘大人,請留步。”
甘羅眨巴著眼睛,道:“趙高,你讓開,我要去見王上。”
“甘大人有所不知,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