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部分

八月十七日,何傅所部主動退往瓊州,而得聞瓊北戰事不利,感恩一線的清軍也在八月十六日撤守昌化,由是瓊州戰事宣告暫停。鄭軍不但獲得了休整和補充的機會,還從清軍手中取得相當多的物資,更為主要的,是鄭軍獲得了必要的時間,從而使得因為風期而中斷的遷民實臺的行動重新得以繼續

176。三道溝

“禍事來了。”

康熙二十四年八月,朝鮮咸鏡道、平安道邊民數十人結夥持械越境採參時,在鴨綠江三道溝一帶,同進行繪圖(輿圖)作業的清朝官兵產生衝突,清朝駐防協領勒楚等數人中彈受傷,從而引發了所謂的“三道溝”事件。

當清廷接到事發通報後,第一時間由禮部移諮朝鮮,要求速將人犯緝捕歸案以待審問。緊接著,康熙下發敕書,通告將派查使同朝王李焞(注:朝鮮肅宗,諡號顯義光倫睿聖英烈裕謨永運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啟休篤慶正中協極神毅大勳章文憲武敬明元孝大王)一道審訊犯人及該管朝鮮官員。敕書中特別提到要追查李焞平日無視之罪,令查官察議李焞。

由於從前也有朝鮮邊民越境惹事,清廷禮部諮文也提過“察議”朝王,但大多是禮部提議為康熙下令免議,因此朝鮮方面素來不當一回事,可這一次卻是康熙明明白白在敕書中提到“察議”朝王,彷彿是忍無可忍了,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使得朝鮮上下惶惶不安,生怕清廷帶兵來進行所謂的“察議”。

“總不能等查使來了還沒有抓到犯人吧。”這個什麼什麼東人黨、西人黨、老論派、新論派,大家都覺得泰山壓頂了。“以本官來看,應該立刻任命按核使前往兩道會同當地縣監、兵馬使一起搜尋犯人,務必一體擒拿,不使一個漏網。”

“本官以為還有鼓勵出首。”嶺南學派(東人黨)出身的禮部參判如此建議道。“凡捕告者,公私賤、官奴婢免賤並免兵役,良人升為堂上,甚至出身升堂上後授以實職。相信以此重賞,一定會將犯境賊人儘早拿獲的。”

幾位領議政、左右議政、左右贊成、左右參贊交頭接耳了一番,這才表示了同意,但問題還沒有解決:“清廷要求處置該管官員,這又如何應對?”

要知道官員不同於百姓,一來,他們本身就是統治朝鮮的兩班子弟,二來,其中有不少是各黨中堅,但此刻連李焞的地位都要動搖了,還顧得上這些人嘛?

“三水郡守、仁次外兵房軍官、甲山府使、咸興判官、熙川郡守、寧邊府使、江界府使以及惠山、雲寵、同仁等各鎮堡的萬戶、僉使、權管並咸鏡、安全兩道監、兵使一體拿來京城(漢城)。”要做就做得徹底一些,即好在清廷面前作態,又好空出大量的官職重新分配,這一舉兩得的好事到哪去找啊。“當然,那些可能有礙王上的,還是讓他們早些閉口的為好。”

“有道理。”十幾個道貌岸然的老傢伙齊齊點頭,於是“被”自殺的名單就出來了。

“要是清廷來使要求王上郊迎怎麼辦?”民的問題解決了、官的問題也解決了,問題又回到了李焞的頭上,主子迎奴才、上官迎卑官那是叫做禮遇,可是反過來的就成了阿附,堂堂朝鮮國王要阿附一個清國的奴才,這是不是汙辱是什麼,自詡小中華的朝鮮別的不講究,禮制上的講究可根本不輸給中央王朝。

“不但是郊迎的問題,還有這一句呢。”工部判書指著康熙的敕書說到。“王上還要跟清使一起查審案件,到時候座次怎麼安排,是讓王上跟清使平起平坐,還是矮人一頭啊?”

“本官以為還是向清使通報王上重病,不能起身為好。”聰明人還是有的,這麼一來,李焞不跟清使照面,所謂的羞辱也就不存在了。“當然清使未必會答應,所以可能還要準備好一應財物以備打點之用。”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管是不是要察議李焞,上國來使總該伺候好的,但說到財物有人忽然想起了什麼:“萬一清人風聞我國與東寧在濟州交易,要求徹查怎麼辦?”

這下真正坐臘了,清廷強盛不假,但鄭軍的水師也稱雄東亞,朝鮮是誰也得罪不起的。

“清人總不見得跨海去查吧。”有人心懷僥倖的說到。“只要國內緘口便行了。”

緘口?人心隔肚皮,你知道有誰會吐露出去,而且儒家向來提倡黑厚,以如今黨爭這麼激烈的情況,不說一定,至少十之**會有人借清廷之手來清除異己的。

“這事知者甚多,相瞞,也瞞不過的,不過跟東寧打個商量,請他們一年半載不要來了。”說話的人並不是痴心瘋了,他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