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5部分

——不像《見龍卸甲》啊,活脫脫把人給弄死了,而且是全軍覆沒。

曹真(電影裡面換成一個娘們)也不戀戰。

看看把敵人給擊退了,也就見好就收,諸葛亮弄的聲勢浩大的第1次北伐就此慘淡收場。

勝利的話就要犒賞三軍,輸了的話就要總結經驗教訓,首先,諸葛亮檢討自己,降職罰薪,以示公平(其實做個樣子而已,乾的還是丞相的工作,連辦公室都沒有搬,不過那些比今天的一些官員強,犯了錯誤,一句交學費就給糖塞過去了,跟放屁一樣輕鬆)。

懲罰完自己,就要追究真正的戰敗責任了。

——毫無疑問,就是馬謖了。

這也是《失空斬》的第3折,《斬馬謖》,和《空城計》的完全虛構不同,《斬馬謖》還是有其事實成分的,但是,真的如《演義》中那樣令人聲淚俱下嗎?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39—20:失策,街亭敗北(5)

有關馬謖的被殺,在《諸葛亮傳》和《王平傳》中,陳壽是指出馬謖乃是事敗之後按照軍紀法度被誅殺的——“戳謖以謝眾”(《諸葛亮傳》)、“丞相亮即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王平傳》)。

本來是一件沒有什麼疑慮的事情,但是,陳壽“畫蛇添足”,意猶未盡的在《向朗傳》中提出了這樣一件事來——“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數年,為光祿勳,亮卒後徒左將軍,追論舊功,封顯明亭侯,位特進。”

向朗其實資歷很老,襄陽人,決定了他的荊州幫身份(所以和馬謖的關係很好),劉備平定江南四郡的時候,讓向朗督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軍民事,後來平定益州之後,為巴西太守,頃之轉任牂牁,又徙房陵,後主踐阼,向朗又為步兵校尉,代王連領丞相長史,諸葛亮南征,向朗留統後事,五年,隨諸葛亮進駐漢中。

但是,因為馬謖逃亡這件事,向朗為了講究哥們義氣結果被連累了,一擼到底,過了好幾年才出來當個光祿勳,但是政治上還是揹著案底的,一直處於不被信任的階段,直到諸葛亮死了,才給他恢復名譽,遷為左將軍,還對他曾經立過的功勳進行了總結和嘉獎,有點亡羊補牢的意思。

由此可見,諸葛亮對向朗在馬謖這件事上成見很深,他是一個主張依法治國的人,甚至關鍵的時候更要從嚴處理,此次北伐乃是第一次大舉進攻,舉國關注,100000大軍啊,準備了好久,進展也是很順利的,但是,就是因為馬謖的自作聰明,功虧一簣了,所以為了給全國民眾,全軍上下一個交代,他再喜歡馬謖,也要殺掉他以示自己的公正。

但是,馬謖不僅在戰場上不爭氣,從戰場上撤回來之後又幹了一件丟人的事情:畏罪潛逃。

馬謖的逃亡肯定和向朗有關係,按照諸葛亮的氣憤程度來說,向朗不僅是知道了他的藏身之處不舉報,甚至是主動透露口風說諸葛亮要砍了他要他快跑。

這就屬於洩露軍機了,影響很壞。

所以,諸葛亮不僅要誅殺追捕馬謖,還要懲治向朗一番。

因此,馬謖並不是《演義》中那樣慷慨激昂的引頸就戮,而是當了逃兵。

那麼,最後是不是被逮捕歸案了呢?《襄陽記》中的記載說馬謖臨死前曾寫信給諸葛亮,說“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

這個寫的有點模糊,有以下三種可能——

A:馬謖一直逃亡在外,臨死的時候,感覺對不起諸葛亮對自己的厚愛,所以寫了這封書信;

B:馬謖跑了一段時間後被抓了回來,關進了大牢,鬱悶+羞愧,結果死在獄中,臨死的時候寫了這封信;

C:馬謖跑了一段時間後被抓了回來,關進大牢,數罪併罰,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處於死刑,臨死的時候給諸葛亮寫了這封信。

當然,也可以補上第4種可能:馬謖不是被抓回來的,看見諸葛亮很生氣,向朗又被自己給連累了,所以,就主動歸案自首,然後死去。

這裡面第1種可能比較小一些,馬謖的這封信除了對諸葛亮表示懺悔之外,還有一層意思既是向老大提出要求——您對我像父親對兒子一樣,我也把您當做父親看待,希望您可以好好照顧我的家人。

馬謖雖然在畏罪潛逃這件事上很無恥,很不男人,但是,還不至於無恥到以一個將死的逃亡者身份向諸葛亮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還想讓諸葛亮照顧好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