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再看看後來的特務們,孫權和呂壹們還算是仁慈的了,沒有做到錦衣衛和東廠西廠們令人髮指的地步——畢竟,君權專制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呂壹辦事這麼多年,成績有,但是更多的是怨恨,由於孫權刻意的躲在幕後,把自己打扮成什麼都不知道的無辜樣子,所以,所有的炮火都對準了呂壹,就等一個恰當的機會萬炮齊發,打得他粉身碎骨。
這個機會就是呂壹製造的最後一個大案要案——“朱據貪汙受賄冤案”。
這話怎麼說?
對,是自己挖抗把自己埋起來了。
42—16:暗算,血色迷霧(5)
4:“朱據貪汙受賄冤案”——涉案人自然是朱據,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呂壹先生“進步”的一面,羅織罪名的不再是虛無縹緲的“誹謗國事”什麼的,而是“言之鑿鑿”的貪汙受賄,這種東西方便我栽贓,而且一旦潑上了髒水你想擦乾淨也是很困難的,這說明你道德品質有問題啊!
而且,朱據本身也容易被呂壹抓住把柄,雖然“尚公主,拜左將軍,封雲陽侯”,位高權重,又和孫權有姻親關係,但是,由於此人平日裡輕財好施,對下屬和有困難的人總是伸出援手(多啦A夢?),所以,導致了薪水雖然是很豐厚,但是經常不夠花,一旦呂壹以此入手,盯住朱據的話,估計老朱很難把自己說清楚。
另外,呂壹敢對朱據下手也是因為在之前的“棍掃一大片”攻略中讓這位老兄也受傷了,導致他與孫權有所疏遠,說話也不是特別好使,趁熱打鐵的話應該比顧雍那樣的案子更有效果。
但是,
栽贓人貪汙也是需要一定技術含量的,比如潘璋,明目張膽的貪汙受賄,甚至打家劫舍,可是,孫權卻是睜一眼閉一眼,隨便他弄,只要不搞出太大的民怨就可以,同理,朱據小偷小摸的貪汙行為不足以一擊斃命,弄不好最後還要像之前幾次一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呂壹鎖定了目標之後,並沒有馬上出擊,著急火燎的說人家貪汙——要麼是正常潛規則不致於告上去,要麼是朱據真的是一身清白。
沒有多久,機會真的來了,“嘉禾中,始鑄大錢,一當五百。後據部曲應受三萬緡,工王遂詐而受之,典校呂壹疑據實取,考問主者,死於杖下”。
——朱據的部曲應領錢三萬緡,工匠王遂將此款吞為己有。呂壹卻懷疑是朱據貪汙了,於是審訊朱據部曲主管吏,吏活活被打死。
到此為止的進展,相當於呂壹逼供失敗,不僅無法構成對朱據的“誣陷”,還容易因為鬧出人命來而被別人反攻倒算。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朱據的一個人性化帶兵舉措又給了呂壹反撲的機會(也是導致他被誅殺的機會),“據哀其無辜,厚棺斂之”——朱據哀憐這位部下死得冤屈,於是厚葬了他。
不愧是“小人”啊,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呂壹馬上告發朱據,說他有確鑿的證據了,“吏為據隱,故厚其殯”——如此厚待死者,必然是共同作弊,現在感覺過意不去才來個心理安慰。
於是,孫權就傳召朱據問個究竟。
朱據的反應很奇怪,換做別人,不管是做還是沒有做,都會大喊以下臺詞任一個:
A:陛下!為我做主啊,我是冤枉的啊!
B:陛下,饒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啊!
但是,朱據什麼都沒有說,既不承認自己有罪又不反咬一口是被呂壹誣陷的,大不了隨你處置,我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
孫權頂討厭這樣的,於是關進大牢聽候發落。
但是,等來末日的卻是呂壹。
判決書還沒有下來的時候,典軍吏劉助“突然”發現本案另有內情,於是,頂著被撤職和連坐的危險,發揚了刑警大隊長的無畏精神繼續追查下去,終於水落石出,乃是“王遂所取”。
於是,憋了很久的人們紛紛像從地道里面鑽出來的武工隊一樣呼呼啦的出來一大排,指責呂壹的無恥行徑,不僅屈打成招而且還出了人命官司,必須嚴懲不貸。
一看民憤實在是太大,而且還把孫權給暴露了——拿下朱據是他親自發令,以前都是呂壹“獨斷專行”,除了那些必死無疑的,孫權還拯救了幾個,以顯示自己的清正,但是這一次不行了,孫權蹦出來的太早,中了隱忍不發的朱據後發制人,誘敵深入的“奸計”,如果不做點交代的話,影響的就是自己的光輝形象,所以,呂壹必須要犧牲。
於是,孫權仰天長嘆,“朱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