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焦慮影響經濟心態,經濟心態影響投資信心,投資信心直擊香港市場。
1982年下半年,一些對大陸信心不足的港商開始撤走,香港經濟出現輕微幅度波動。
而香港電影屆卻異常的繁榮,82年的電影年產量比去年多了50多部,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最高的115部。
票房從最高的《計劃》到只有2500港元收入的《鐵燕》,王小虎從中發現了一種焦慮不安和漂浮不定,別看電影市場表面呈現一副百花爭鳴的盛裝,但是背後卻隱藏著難以化解的矛盾。
這種矛盾在票房方面得到了最明顯的印證,大家都在焦慮,迫切的需要發洩出來。
王小虎也總算明白為什麼到了80年代中期,冒險動作片和喜劇片、英雄片會受到港民的歡迎,說白了,就是觀眾們喜歡看,想在電影中緩解“迴歸”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和恐慌。
所謂黃金時代凡是票房大賣的電影無不具備幾個明顯的特徵:一種是強烈的浪子情結,浪子回頭金不換,落葉歸根比如《阿郎的故事》、《阿虎》等。
還有一種是孤獨桀驁的個人英雄主義,代表作以《英雄本色》最為突出。
《英雄本色》的神髓不是在於暴力美學。而是它所表達出來的東西,有意或者無意的暗合了那個時代香港人那種朦朧模糊的某種心態。在《英雄本色》和吳宇森的暴力美學盛行的時代,恰恰是香港人處於一種認知恐慌的時代……對於九七回歸的前途莫測的恐慌,對於自己是英聯邦人還是中國人的一種認知恐慌,對於港人的前途和集體形象和自身的價值認知的恐慌。
還有一種是排外的小人物主義,說的小人物如何在大環境中苦並著樂,代表人物就是周星馳了。
當然,成龍、洪金寶等七小福的作品則以更直接的用火爆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