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0部分

著巨大的推動力的。

就像那土地債券,就像那逐漸在公司股份化的軍人合作社。他的一個舉動,目的可能只在於一件事上,但真正爆發出的影響力卻可以覆蓋大上無數倍的範圍。

就像那被鋼芯子彈打穿的防彈玻璃,子彈的命中點只有一點,目的也是洞穿這一點,可其所引帶起來的‘震動’,卻能讓整塊防彈玻璃圍繞著那個點裂成一張蜘蛛網!(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五章 二次改開

四月份天氣已經有些熱了。

陳鳴坐船從北京走運河一路南下,沿途路上,各地方政府、軍隊,還有名流富商,紛紛拜見送禮。就比如山東的孔孟曾顏四家,這四大家族現在頭上都帶著一頂祭祀官的帽子,又因為儒家地位在新朝的動搖,也從當初的山東乃至天下望族變成地方名流了。

這件事上孔家的損失最大,他們手中的田產被收走了很多,諸多特權也全部被廢,衍聖公的爵位和曲阜知縣的位置更是想都不要想。倒是孟曾顏的地位變化不大,他們在之前朝代,就都抱個小小的五經博士,八品的小芝麻官兒,有個屁用。儒門的遺萌中,孔家是一直能吃的肥腸滿肚的,其他家族就只能撿一點殘羹剩飯。也因為此這些家族才一直圍在孔家的身邊。

現在大家都是祭祀官了,後三家的官帽子還提升到了從七品。只從這虛勢上來說,倒是更尊貴了。只是孔家也給削到了七品檔兒,傳承多少代的爵位泡湯了,孟曾顏三家,還有其他等家族,卻只有悲傷而沒有半點的幸災樂禍。

因為他們都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儒家整體的勢衰,也是他們這些家族的損失啊。只有儒門興盛了,他們這些頂著兩千多年前老祖宗牌位過活的傢伙們才有好日子過,反之,實際利益的損失何其之大啊。就比如現在!

在回南京的途中,各地的土特產,還有一些寶貝,陳鳴收了好幾船啊。雖然陳漢早有政令,冰炭夏敬這些東西一律不準再有了,但這規矩還能套到陳鳴自個的頭上嗎?上下級官員之間的往來,和向陳鳴送土產禮物這是兩個概念好不好?而不是陳鳴嚴於待人,寬於律己。且這些地方軍政和富商獻上的禮物,還真的有些國寶。

比如那散氏盤,又稱人盤,是西周時候的青銅器,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幹隆初年出土於陝西鳳翔,後落入揚州鹽商手中,在淮安被阮承信獻給了陳鳴。阮家本是揚州富商,戰亂中移居到了淮安,打滿清號上下船的早,並沒受到什麼清算。現在戰火平息了,也不打算再搬回老家故居了。

還有一對龍虎紋青銅尊,是孔昭煥獻上的。據說在孔家已經珍藏了七百年!是商代的老件。

形體高大,口沿廣闊,鼓腹,高圈足,高一尺半,口徑一尺三寸,重三十五斤。整體形成三層花紋,肩部以圓雕和浮雕相結合,塑造3條生動的蟠龍形象。腹部以三道扉稜為界,分隔3組相同紋飾,皆雙虎食人之狀,圈足平雕饕餮紋飾,鑄工精巧之極。陳鳴見了後眼睛都離不開了,歎為觀止,真的難以想象幾千年前的古人就能鑄造出如此精美的器物來。

陳鳴雖然對青銅器沒有絲毫的研究,但他相信這東西不會是假的,他們不敢忽悠他。所以,這些都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寶。而如此的器物,從北京到淮安,陳鳴足足收了八件。

前清的漕運總督衙門裡,陳鳴夾起一根蒲菜放入嘴中,鮮美爽口的感覺油然而生,清香嫩滑,沁人肺腑,真的不愧這道菜的另一個別名:紅玉列兵。絕對的色香味俱全!

但是跟陳鳴熟悉的另一種蒲菜味道截然不同。

上輩子陳鳴的故鄉也以出蒲菜而著稱。他小的時候跟著家長去坐座吃席,就很喜歡吃燒蒲菜這道菜,最喜歡純燒蒲菜。可是等到他長大了,小時候很常見很常見的蒲菜已經變成稀奇的了。因為萬畝水域上的蒲葦都已經在某boss的一聲令下給鏟完了,也就是他穿越前幾年才有所恢復。

行船走到了淮安,距離南京就沒有多遠了。

陳鳴接到了陝西的戰報,延安、榆林都下了,永跑了。估計跑啊跑的,清軍也跑習慣了。可以說從大面上看,整個陝西都已經落到了復漢軍的手中,但是要細細的梳理地方,就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了。

所以陳鳴再在北京待下去就沒必要了。對滿清的戰事已經進入到掃尾階段了,還有必要讓他親自坐鎮嗎?

陳鳴要回到南京參與政事了,然後等到明年正式的登基稱帝。

如今復漢軍的軍費還算夠,今年內將甘肅東部,至少是蘭州拿下來,把雲南大體的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