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自己是港口國的土王,乃是當年與陳上川、楊彥迪、鄭懷仁等人一塊南下的玖的後人,願意獻土歸化中華,只是他的港口國剛剛被一統暹羅的華人國王鄭信所佔領。
魯山現在還有一個蘇祿王呢。這傢伙看樣子是要留在魯山過年了,只是他身邊的那個蘇義還有幾個近臣,倒是已經回了蘇祿。陳惠還給蘇義封了一個外交部特使的頭銜!
鴻基城送到的信件中有厚厚的一紮資料,詳盡的描述了何為港口國,那天賜又是怎麼丟掉的港口國。
三藩之亂被康麻子平定後,天賜的祖上莫玖因不肯屈從清朝統治,於是背井離鄉,移居柬埔寨,時間與陳上川、楊彥迪、鄭懷仁差不多同期。不久就得到柬埔寨國王的寵信,被委任管理該國的商賈事務。
莫玖在柬埔寨一段時間後,感到寄人籬下,一旦失勢,便難以安身立命。於是莫玖為了自保起見,便收買柬埔寨王的寵姬倖臣,使之向國王說情,讓莫玖治理湄公河三角洲的坎意思即是港口。
後來莫玖避免與安南篡黎自立的莫登庸的家姓相混淆,便在自己的姓上加上“邑”字旁,成為“”氏。家向安南廣南國阮氏稱臣,獲授河仙鎮總兵一職,實際上卻是割據政權。
四年前,暹羅遭受緬甸入侵,大城王朝滅亡,王族昭翠等逃到港口國,請求天賜幫助他們復國。然而當時的鄭信暹羅新王已起兵驅逐緬甸軍,成為暹羅新國王,為了消滅大城王族,鄭信要求天賜交出流亡的王族。天賜有心助昭翠復國,便派水師對曼谷水域窺探虛實,不料遭遇颶風,無奈返回。天賜後又派戰船攻打暹羅,但並不奏效,反而因為瘟疫而倉促撤回。隨後港口國發生了兩起內亂,天賜雖然平息了內亂,卻也使港口國元氣大傷。而鄭信卻剛剛平定了國內的割據勢力,銳氣正盛。今年鄭信派兵進攻港口國。天賜率軍民與之相持。但因暹羅軍手裡有從歐洲購來火炮,使港口國無力抵抗,天賜向廣南國求助,但廣南國又發生了西山起義,未予援助。於是天賜逃到嘉定(今越南胡志明市),港口國被暹羅侵佔。
與這份資料一塊送到陳鳴手中的還有鄭信的資料。鄭信,吞武裡大帝,陳鳴就不用看了。這人他知道的。梁啟超的《殖民偉人傳》中,位列第一位的就是鄭信。那本書實際上是純自嗨。
後世泰國的曼谷王朝就是由他開創。當然了,後世的泰國王室跟鄭信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鄭信晚年窮兵黷武,又向暹羅的國教那啥下手,被手下大將給搞翻了。一家人死的挺乾淨的。
只是原時空裡,搞翻了鄭信的那啥人,名字陳鳴是記不得了,太癟嘴也太長,冒充鄭信的子孫向北京進攻請封。因為在原時空裡,鄭信去年時候就派使臣到北京,入貢滿清。但這個時空,鄭信顯然是沒有這樣做。
當然,鄭信也沒派人入貢陳漢。
“港口國?”那就是湄公河三角洲啊,這可是一塊好地方。送上門的一塊肥肉,陳鳴心裡突然癢癢的……(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渡的,西方文明的結晶!
昨天還是一片晴朗,但半夜間北風忽然大作,早晨阿布貝卡透過窗戶,就再一次看到了茫茫的白雪。城市的房頂上積起了一層厚雪,站在國賓館三樓往外望出去,城市的房屋就像連綿起伏的小山包,天地一片白色。
作為地處熱帶的蘇祿,阿布貝卡當然是沒見過大雪的,甚至可以說他都不知道冰雪為何物。所以魯山冬日的嚴寒雖然讓他瑟瑟發抖,整日裡如冬眠的毛熊一樣縮在國賓館裡,但他卻極為的喜愛冰雪。
大雪還在紛紛揚揚的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動著各種姿勢,或飛翔,或盤旋,或直直地快速墜落,鋪落在地上。
阿布貝卡今天起得很早,因為上午十點,有一個規模不大的私人聚會等著他。
來到魯山已經有段時間的阿布貝卡,也算交往了幾個人,蘇祿地處熱帶海域,多少有點特產。珊瑚珍珠啥的,在內陸還是很有市場的,或者說挺被陳漢這撮剛富貴起來的人看重。再加上阿布貝卡身為蘇祿國王,對於整個南洋的局勢和各處的特產都瞭解細緻,對於眼下陳漢朝堂的不少人來說,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復漢軍來年不僅要大舉進入蘇祿,還要在一個被命名為新加坡的地方落腳建港,對於魯山的很多人來說,這就是上面清晰無比的表露出來的一個訊號要進軍南洋了。
所以阿布貝卡來到魯山沒多久就成為了不少人家的座上客。他也熱絡於陳漢高層的往來。
突然,嗚嗚~~,一陣長號的聲音引起了正在進食著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