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下次再出山,咱們可以一舉拿下魯山、寶豐。”

“爹。咱們跟朝廷相比,現在最大的優勢就是兵強。咱們有足夠的鐵料,水利、畜力鍛錘執行起來效率百倍於傳統手工。咱們可以在短期的時間裡生產出遠超朝廷想象的兵甲,而有了這些兵甲,綠營兵根本就不是咱們的對手。”

“大清朝的八旗兵也早就不堪用了。雖然朝廷實力遠遠勝過咱們,但想解決掉咱們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

“咱們打下一地就把那些已經站出來了,就比如徐家,這等死忠滿清的鄉紳大戶都收拾乾淨,殺一儆百,他們的浮財可充作軍資,田產可用來賞賜士兵。等到咱們的人馬擴大到兩萬、三萬、五萬的時候,這天下哪裡咱們去不得?”

“一步一步的,孩兒雖不知道咱們能究竟走到哪一步,但這是個機會。趁著朝廷還沒正眼瞧咱們,先下手為強。兒子可不想到老了也被困在伏牛山裡!”

“兒子、孫子都被人當賊罵。”

陳鳴的話說服能力不強,他有些擔心的看著老爹。眼下局面於陳惠而言又是一個思想上巨大的轉變。進一步,陳家就真正走上了造反的大道;退一步,那就又變成土匪了。還是被河南官府都記掛在心裡的悍匪。

土匪再強大,那也只是匪。跟軍隊不能比,尤其是跟陳鳴希望看到的——打起‘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旗號的反清義軍比!

第九十三章 戰爭再來【求收藏】

ps:這回要打贏,陳鳴必須亮一個bug式武器,大家能想得出是什麼嗎?

乾隆三十二年,三月下旬。

受命暫代總兵之職的南陽鎮副將吳世雄籌措了南陽鎮可以抽調的全部兵力,加上豫西各州府縣派出的鄉勇民團,彙集了五千餘人從三面齊齊向魯山壓去。在魯山縣城外頭活動已經一個多月的陳家軍沒有做什麼惹人眼球的表現,老老實實的從周邊鄉鎮退出,又一次縮回到了伏牛山中。只是這次他們把自己的勢力範圍邊界擴大到了土門集,而不再是那個在整個豫西都名頭響亮的鳳凰臺!

吳世雄年紀五十五歲。在這個時代,他已經是一條腿踏進棺材裡的的老人了。受命南陽鎮副將領信陽協,雖然是南陽鎮的二號人物但風頭還沒荊紫關協的前任參將張大中盛呢。更沒有保寧的銳意進取精神。

五十五歲的吳世雄領兵作戰就圖一個穩。

所以他手中集結了南陽鎮兩千來人的時候沒有急匆匆的就開進魯山,而是等到了各州府的民團彙集以後,才大張旗鼓的向魯山縣壓進。來到魯山後也沒有立刻向土門集挺進,而是全力收集陳家軍的情報。

就這麼一個小小的鄉土豪強,赫然掀起了如此大的波浪,讓南陽鎮先後摺進去了總兵、參將兩位大佬以下軍官三十餘人——把總及其以上者,官兵兩千來人,簡直是河南百年未有之事。

吳世雄很清楚保寧那一戰的前後經過。說真的,那一戰就是讓吳世雄來打,也不會比保寧的表現更好了,保寧年輕是年輕,但確實有實力。可就是這樣的一個軍中俊傑,本人很荒唐的死在了鳳凰臺前不說,就是他不死,那一戰清軍也討不了好。

吳世雄並沒有盲目高看陳家軍的實力,對於保寧那一戰失利的原因,他把很大一部分責任歸屬到了保寧的意外身亡上。若非總兵突然被流彈射殺,那一仗清軍即使敗了,也不會被打的那麼悽慘。

所以,他在對陳家軍表示看重的同時,也並不畏懼陳家軍。畢竟吳世雄怎麼也料想不到陳家會有那麼強大的兵甲製造能力。

有了鍛錘和充足的鐵料,來製造那些簡單的胸甲,不要太輕鬆。

毫無例外,陳家軍這場戰爭的負責人還是陳鳴。連續打敗官軍,還橫掃了半個汝州,帶回了大量的物質和兵源,陳鳴現在年歲依舊不大,但在陳家軍的地位和影響力卻是直線拔高。還好陳惠根下只有他一個兒子,還是嫡子,繼承陳惠的權力是順理成章。兵權近乎徹底的被陳鳴把持,也沒有引來陳家人內部的不滿。

李小妹帶著下人給陳鳴收拾衣物,陳鳴抱著孩子親了又親。自己才回來沒幾天,就又給叫回前線了。而且回山的這幾天,他也沒有真真的陪陪家人。

首先他要編整部隊。陳家軍多出了這麼多新兵,不編整部隊是不行的。打起仗來,亂成一堆是要出大事的。

陳家軍在陳鳴手中首先是選拔一部分精銳和一部分陳家子弟兵,組成親衛營。由兩個步隊,一個騎兵隊,一個憲兵隊和陳惠陳鳴父子的貼身親兵,以及人數擴大到四十來人的坦克隊組成,總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