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看著新的官服,道:“牛衝沒了,我卻升官,越發沒有面目去告訴牛大娘了。“
琳琅道:“牛大娘早晚都是要知道的,出征前都知道去了都生死無常,誰也不願意牛衝戰死沙場不是?況且,逝者已矣,活著的人總要活下去,你若受之有愧,就想法兒安置那些退下來的兵士,和那些犧牲了的兵士家眷,做了總比什麼都不做的好。”
說完,又看向楊奶奶,道:“奶奶說呢?”
楊奶奶點頭道:“能幫襯的就幫一把,若只冷眼旁觀,也忒無情無義了些。依我看,大海既過意不去,就將朝廷賞下來的金銀財物拿出來幫他們罷,那些金銀我們都沒動過。”
接連幾次賞賜,連同今日所得,數目也頗為可觀。
楊奶奶固然不捨這許多財物,可是聽了楊海的話,覺得用來幫別人,心裡也好過些。
楊海霍得起身,卻對楊奶奶和琳琅作揖道:“多謝祖母體諒。”
楊奶奶坦然受之,琳琅卻是閃身避開,道:“你做什麼?”
楊海站直身子,道:“你該受我這一禮。我不在家時,你替我孝順祖母,教養兒子,現今為了那些兄弟又要散去戰後所得和朝廷所賜,日後你跟著我怕要過得艱難些了。”
琳琅道:“咱們家有房有地,年年有進益,並不是靠你打仗所得和朝廷所賜過活,那些東西得了,於我們自然是錦上添花,沒了,也無妨礙,對他們而言卻是雪中送炭。只是也要好好謀劃一番,不然這樣送去,他們花完了日後又何以為繼?”
楊奶奶一旁問道:“你有什麼好法子?”
楊海不大懂這些門道,也看向琳琅,眼含期盼。
琳琅道:“那些兵士受傷後退下來,西山大營的住所他們也住不得了,大多回家種地,偏又殘了,也未必種得好地。不如這樣,我們拿出金銀,買上一處莊子,和千兒八百畝地,放在大哥名下,僱了長工和短工,買上幾十頭牛,每年的收成一半供應他們過日子,一半再添良田,若他們願意,大可以住到莊子裡,彼此照應些。還有別的法兒,等我想想再說。”
楊海道:“你想得總比我周全,就這麼辦罷,我先送兄弟的靈位回家去。”
109國孝中登門拜母舅
楊海剛回到家;只喝了一杯茶,來不及歇息,便策馬揚鞭而去;至晚方回。舒嗣蠹耙
琳琅見他一臉疲憊,滿眼血絲;不由得十分心疼,一面叫人備熱水;一面過來接了他脫下的披風;道:“怕你還沒吃,晚飯都留著;等你洗完澡再吃。”
楊海點點頭;道:“別的也不想吃,倒想著吃你用牛肉湯下的面。”
琳琅笑道:“胃口倒不刁,也好,晚上吃麵更容易消化些。你先洗澡,我去做,等你洗完了,面也得了。”叫人抬了熱水來,手巾、香皂、雞卵等物齊備,又將洗曬過的衣裳拿出來搭在衣架子上,打發他去洗,才卸了腕鐲戒指,走向廚房。
苗青家的和杏子正坐在門邊說話,見琳琅過來,忙起身道:“奶奶有什麼吩咐,打發翠兒來便是,何苦親自來?”
琳琅挽著衣袖,道:“不過來下一點子面。”
苗青家的忙道:“讓我來。”
琳琅笑道:“不必,你們去歇著罷,橫豎我也是常做的。”
說著,取了面盆,倒了水,又放了麵粉進去,和好面,擀成麵皮,細細疊起,然後切好抓散,因牛肉骨頭湯一直都放在爐子上熱著,此時也開了,下了面,同時打了兩個雞蛋,熟後盛出,撒了些切碎的芫荽、蔥花和熟牛肉,經湯麵一燙,香氣撲鼻。
在下面的時候,琳琅又切了一碟五香大頭菜,並晚上留的清炒小白菜,餘下留著的飯菜便叫苗青家的拿去給守門上夜的人吃。
回到房裡,楊海已洗完了澡,只穿著素色中衣。
聞得香氣而至,楊海不覺腹鳴如鼓,琳琅聽了不禁莞爾,道:“吃完再說事。”
楊海風捲殘雲一般,不消片刻,兩大碗麵和菜都吃盡了。
又洗漱一番,收拾好了,夫妻倆方在燈下說話。
琳琅因見他中衣下肌膚凹凸不平,掀開一看,只見他前胸後背都有三五疤痕,更有一道疤自左肩直劃到右肋下,雖已結疤,但依舊可以想象受傷之重,不覺探手而撫,眼中含淚,說道:“你走前,還沒這些傷,怕兇險得很罷?”
楊海握著她的手,道:“男兒在世,征戰沙場,哪能不蹭破點皮?我平安歸來,已是極大的福氣了。”
琳琅只覺滿心的話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