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芡熗餱「蓋祝�1998年農曆六月十六日,父親丟下這個破爛不堪的家走了。
此時,家徒四壁,缸裡沒有米,箱子裡沒有錢,如何讓這位苦了一輩子的慈父入土為安?這又成了劉家的一個大難題。
按風俗,死了人,親戚朋友是要來送葬的,來客得吃飯。父親總得有個棺木呀。小小年紀的劉芳豔急了:怎麼也得想辦法弄錢來為父親辦喪事呀!再去找王縣長?不行不行,剛去找王縣長給父親弄過醫療費,又去找他弄錢來給父親辦喪事,開不了這個口。想來想去,她覺得只有找學校了。
第二天她找到校長,傾訴了苦衷。校長十分同情她家的遭遇,人死了,連喪事都沒錢辦,世上還有比這更悽慘的事嗎?校長決定馬上發動老師和學生們向劉家捐款,讓劉家人把喪事辦了。就這樣,劉芳豔拿著大家捐的上千元錢,加上找幾家親戚借的一點錢,勉勉強強將父親安葬了。
父親的遺願
被確診患了食道癌後,劉百義知道這是絕症,他在世的時日不會太多了。儘管劉芳豔從王學寬縣長那裡哭求了1000元治療費,但對一位癌症晚期患者而言已於事無補了。沒過多久,1000元醫療費就花光了,家人還在想辦法借錢來為他治病,劉百義知道後對他們說:“不要借錢了,俗話說‘醫得了我的病,醫不了我的命’,我們就認命了吧,不要搞得人財兩空了。你們將來還要過日子啊!”劉百義的一席話,說得三人泣不成聲。
就這樣,他們不得不將父親拖回了家!
回家後劉百義做的第一件事,是從箱子裡翻出一張欠條,將劉倉叫到跟前,說:“存德(劉倉的曾用名),爸有話要向你作個交待:這是我們家欠下的親戚和鄉親們的錢。我死了,你們還得借點錢來安葬我。連同我住院借的錢,你要一分不少地還給人家。記住:父債子還,天經地義。你一定要還清,啊……”
劉倉緊抿著嘴,淚水漣漣,不住地點頭。
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劉百義接著說:“兒呀,爸沒本事,沒有讓你媽和你們過上好日子,還背了一屁股的債,爸對不起你們啦!”
劉倉哭得更傷心了:“爸,你不說這話好嗎?”
“爸一走,就靠你就是撐起這個家的梁了,你要孝敬你媽,照顧好妹妹,你要學好,走正路,靠你的雙手過日子……”
說著說著,他漸漸感到體力不支,無法繼續說下去了。他就將那張欠賬單交給了劉倉。
劉倉至今還好好地保留著那張欠條。當他把那張欠條拿出來給我們看的時候,我們數了數,一共是17個債主,最大的金額是300元,最少的是10元,共有1607元。如今,欠條上有畫上槓槓的,有打勾的,有在300元后面註明“已還100元”字樣的,還有“父親意(遺)言”等字樣。劉倉告訴我們:畫上槓槓和打勾的,是表示已還了的;那筆300元的欠款只還了100元;“父親遺言”是他當時在字條上寫下的,表示要了卻父親的遺願。我們算了算,總共已還了820元。
兄妹打場
父親去世後,農田裡的勞作就只能依靠兄妹倆稚嫩的肩膀了。
1999年麥收季節到了。劉芳豔即將參加中考,哥哥劉倉知道這個時候妹妹複習備考很緊張,不願意影響她的學習,所以,他一個人又割又挑,硬是像螞蟻搬家一樣搬回了一個三米多高的麥垛。
這些活,一個人還可以湊合著幹,但打場,一個人就幹不了啦。他們那裡打場一般是請手扶拖拉機拖著石磙在禾場上碾軋,鋪麥、翻麥、收場,都是幾個人手才幹得過來的事。人手太少就會窩工,拖拉機是按小時計費的!正值麥收高峰期,那真是季節不等人,誰都要忙自家的活計,黃燦燦的麥子不及時收割,掉在地裡就是白浪費了。而且別人家的田還更多,誰家都忙得不亦樂乎,所以,請別人幫忙是難以啟齒的。
劉倉只好跟妹妹商量:“哥也知道你正逢中考,學習很緊張,但打場我一人幹不了,能不能利用週日幫哥一把,我們一起打場?”
“行啊!幹一天活也沒什麼關係的。”
於是,利用一個週日,兄妹倆早早地就將麥子鋪上,拖拉機來了後就開始碾軋。碾軋一遍後要翻場,這是一項有點技術性的活,而且,在揚杈翻麥的過程中,灰塵亂揚,有時候讓人眼睛都睜不開,麥芒隨著灰塵往上攛,讓人渾身癢癢的,很難受。小芳豔是第一次幹這種活,沒想到竟幹得利利索索。哥看在眼裡,心頭既有幾分驚喜,又有幾分難受:她畢竟還是一個年僅15歲的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