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零六章 東富西貴,泰晤士河的軸心線風水佈局!

樂思哲想了一會,還是點開了《易經與人生》講座,這也和他的身份有關係,學院裡的教授,老師往往都會對《易經》的“義理”感興趣。

好在大漢易經書院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影片下方用英文進行了同步翻譯,整整一個小時,樂思哲的眼睛就沒離開過電腦螢幕。

《易經》是一本最古老的書,因為古代的書是鑄劍,所以內容簡單扼要,材料很少,只是後代發揮的比較多。《易經》為《十三經》之首,那時候還沒有《十三經》的*,在先秦只講《五經》,就是《詩》,《書》,《禮》《樂》《易》。《詩經》代表文學;《尚書》代表歷史,《禮經》代表生活規範,《樂經》代表藝術,音樂修養;《易經》代表哲學。

一說到哲學,感覺“玄之又玄”,好像與生活脫了節。《易經》本身在古代被列為哲學範圍,它有何特色呢?哲學是“愛好智慧”,智慧有一個特色——“完整而根本”。也就是說你不能只看人的世界,還要自然界和天道,即天地人三方面都要兼顧;不能只看現在,還要看過去,未來。所以空間和時間上兩方面都要兼顧。

。。。。

隨著王鍾第一章講演內容《易經》是什麼?落幕,樂思哲才慢慢的回過神來。

“太精彩了!”

樂思哲由衷的說道。

“賽琳娜,你站了一個小時?”

樂思哲看著賽琳娜委屈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是的。校長,你太投入了!”

賽琳娜看著樂思哲,有些委屈的說道。

“對不起,對不起,王先生的演講實在是太精彩了!”

“這是我近年看的最精彩的演講!”

樂思哲興奮的說道。

“真的麼?”

賽琳娜見王鍾得到樂思哲的認可。彷彿比自己得獎還要高興,眼睛笑成了月牙,高興的問道。

“我想,我們需要聘請王先生擔任劍橋大學的講座教授,就是不知道王先生會不會來?”

樂思哲肯定的說道。

“我會轉告我師傅的!”

賽琳娜小雞啄米一樣的點頭,興奮的說道。

王鍾在澳大利亞呆了一個月。小別勝新婚,王鍾一有時間就和若蘭膩在一起,日子過的好不快活,若蘭也特別珍惜和王鍾在一起的時間,給了王鍾更多的理解和包容。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王鍾接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請,也讓他不得不再次踏上旅程。

王鍾在接到劍橋的邀請後,乘飛機直飛倫敦。

倫敦,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宮(簡稱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王鐘不是政治學家也不是經濟學家,而是一名風水師,所以他到達一個新的地區。關注的重點,向來不是政治和經濟,而是當地的風水。

英國是近代的孕育者。代表近代啟蒙的工業革命,就發生在這裡,為什麼它會有如此崇高的天賦使命?在我看來,這與英國萬里來龍的龍脈是分不開的。正因為有了萬里來龍,又有了作為“龍首血脈”的泰晤士河,英國才成功扮演了近代孕育者的身份。孕育出了陽性霸權——美國;將英倫文化作為世界風尚的引領因素,推向了全世界。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建立了龐大的日不落帝國。這就是以倫敦為首都的大英帝國。

倫敦的自身規劃也很有特點,它的“軸心線”“東富西貴”的格局等。都可以體現出倫敦規劃的特點來。比如泰晤士河自西而東進入倫敦,從根本上造就了倫敦城“東富西貴”的格局——西部是王宮,政府機關所在地,中間是核心金融區,而東部則是工業區,這種層次分明的格局,給倫敦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從本質上反映了倫敦“風尚之都”的內涵。

倫敦的軸心就是倫敦的母親河——泰晤士河。倫敦依靠河。倫敦依靠河流的便利條件逐步發展,商業區,政治中心和工業區都擊中在泰晤士河兩岸。然而,雖然有了軸心,但是這個時期的倫敦城市佈局是非常雜亂的,到十八世紀——喬治時代的倫敦,在金融,政治,經濟等方面均以發展到強盛階段,這個時期成為了倫敦歷來最重要的城市發展時代,由內而外的核心式佈局就是在這個時代建立的。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倫敦開始了文化輻射的歷程,它給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帶去了深遠的文化影響。漸漸的世界文明形成了以英國為軸心的格局,工業革命在世界範圍內展開,英語成為了很多國家的通用語言,甚至是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