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這些企業是絕對不會願意進行高風險的專案投資。
如此一來,在收購沃洱瑪公司在國內的資產一事上,蘇逸認為樂菲集團是沒有什麼競爭對手的。
想要吞下沃洱瑪公司國內資產的,沒有那麼多的現金,有那麼多的現金的企業,卻是沒有這個動力,對沃洱瑪公司的國內資產,並不感興趣,而不會和樂菲集團競爭。
所以,在這個收購專案上,樂菲集團還真是沒有競爭對手,不用和其他投資者競爭的。
正因如此,蘇逸才不擔心沃洱瑪公司在國內的資產,會被其他競爭對手搶走,目前也只有樂菲集團想要接收這些資產,其他企業和投資者都不是那麼感興趣,並沒有和樂菲集團競爭的想法。
更何況,就算有投資者對沃洱瑪公司在國內的資產,同樣感興趣,才要和樂菲集團競爭,也沒有什麼關係的。
對於背後有蘇氏集團支援的樂菲集團來說,還真不懼這些投資者的競爭,一點壓力都沒有,在各方面上都是佔據優勢的,特別是資金這方面,樂菲集團的優勢就更加大了。
幾百億的金額,可不是這些投資者可以輕易拿出來,就算可以拿得出來,也必定需要準備很長時間。
但樂菲集團就不一樣,有蘇氏集團為其提供資金支援,就算是幾百億元,也一樣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拿出來,甚至在幾天之內,所有的錢都可以放在沃洱瑪公司的面前,並且還保證都是現金,可以當場支付。
而這一點是其他競爭對手所做不到的,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籌備到這麼多的資金,也不可能一次性拿出全部的現金,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因此,如果讓沃洱瑪公司選擇的話,也會優先選擇樂菲集團,而不是其他合作者。
只要和樂菲集團合作,那就可以做到第一時間拿到錢,而可以提前拿到錢的話,好處就太多了,隨便做點投資,都會有很不錯的回報。
在這樣的情況下,沃洱瑪公司當然是會選擇看了樂菲集團,而不是其他合作者,不單單是沃洱瑪公司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其他企業在遇到類似的情況,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商人都是以利為先,資本家就更是如此,可以在最快的時間拿到錢,對他們的好處是最大的,風險也是最低的,那會做出什麼選擇,就是一目瞭然,當然是優先和資金充足的企業合作了,特別是在轉讓資產這種事情上,就更是如此,可以第一時間拿到錢,才可以更好的避免一些麻煩,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情發生。
所以,蘇逸才不擔心在這個收購專案上,樂菲集團會遇到競爭對手,也不懼任何競爭對手,他保證是可以成功完成的,這只是取決於他的決心而已。
在決定了收購沃洱瑪公司在國內的資產後,這個話題也到這裡結束了。
當然,蘇逸他們劃分給收購的金額,可是高達兩千億元,而就算收購沃洱瑪公司在臻國的資產,也不過才用去720億元,這算下來的話,還有1280億元的資金可以利用,還需要繼續收購才行。
只不過,除了沃洱瑪公司在臻國的資產以外,薛菲暫時也沒有物色到其他連鎖超市企業想要大規模出售大型連鎖超市,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目標,現在也就沒有什麼好說的。
何況,對於收購專案而言,薛菲的決定權也不低,一些涉及金額不大的收購專案,她都是可以獨自決定的,根本就不需要專門向蘇逸和柳月影彙報,不需要徵求他們的意見,就可以自主決定,這也是蘇逸給予的權利。
對他來說,幾億、幾十億的收購專案,就讓薛菲自己決定就可以了,不用專門向他申請。
至於上百億元的專案,則是看情況,薛菲可以自己決定,也可以諮詢蘇逸的意見,只有幾百億元的專案,比如像收購沃洱瑪公司在臻國的資產一樣,涉及的金額已經是高達數百億元,那就需要大家坐下來商量,如果覺得合適的話,那就可以去做了。
事實上,對於薛菲提出的專案,蘇逸基本都是沒有意見的,幾乎全部透過,沒有一個反對的。
因為,在集團的發展規劃上,他的膽子一向是比薛菲要大的,往往提出的專案比她的目標還要大幾倍以上,這樣一對比的話,她提出的專案,倒不算什麼了,可以輕易透過也正常。
關於這次會議,三人在這裡做了一個總結。
這一次,樂菲集團在大型超市這個專案上,會投入4000億元的總投資,預計會增加4000家大型超市,面積幾乎都是一萬平方米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