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面發展是比較緩慢,但很多方面不為人所知,許毅相信是因為中國人不喜歡出風頭的原因使然罷了。有些事情,大家並不喜歡弄得滿世界的人都知道,這和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有關。譬如說中國武術,要不是那些高手都諱莫如深,哪裡輪得上什麼跆拳道、柔道和空手道之類的大行其道?所以說,沒見過,並不代表沒有,如果一定要那樣想,只不過是顯得自己非常無知罷了。
在以前,許毅有好幾次就是因為這種原因跟別人“幹過架”,當然這是他年輕氣盛的時候。到後來,年紀大了,經歷得多了,他也就沒有這麼多激情了,對類似的言論無非是一笑了之,說得難聽點,就是用看待跳樑小醜的目光來看待他們。
而現在,許毅隱隱意識到,自己的性格已經和以前有了變化,在這方面是如此,有時候往往會頭腦發熱,自制能力下降。這點在他到達美國之後就更明顯。好像一直套在自己頭上的緊箍咒突然被取了下來一樣,這點在他對待蘇蘭態度的問題上也有體現。要是在國內,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像這裡這樣急色地。
一時衝動,接受詹姆斯的挑戰,而現在,這次比試卻又上升了另外一個高度,變成了“DOAY”和“駭客學院”的較量,或者說是美國和中國的技術愛好者在這個領域的較量。
許毅之所以接受這個比試專案。是因為他以前確實做過Demo。國際上,很多人都認為中國是不存在這種小Demo程式的編寫者的,畢竟製作Demo需要的技術含量非常高,那些會製作地程式設計師們對些也諱莫如深,甚少有專門傳授怎麼編寫這類程式的教程。
但是,沒有聽說過並不代表沒有。
在項斌認識的哥們中,就有一個精於此道的高手。他的網名叫做“馬良”,即神筆馬良之意,正如其名,馬良不但在程式設計方面有很高的造詣。而且還擅長美工。這點和他父親是一個畫家很有關係。
馬良追求的正是計算機和藝術之間的完美結合。他喜歡用計算機來穿造美,所以經常喜歡一些CG動畫,後來還參加過一些遊戲程式設計小組,他又是程式設計又是美工。再後來,在他接觸到Demo之後,他便深深地沉迷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微型世界當中,將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這個上面。由於當時他找不到人來研究這個,以至於只好去國外的一些專業論壇學習。他地技術進步很快,後來加入了一些這方面地小組,很快成為那些小組地核心成員。
不過,這段時間來,他一直沒有獨立完成一個完整的作品,都是協助其他人做Demo。因為他後來遇到了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他決定,自己的第一個Demo一定是為她寫的。
在向那個女孩表白之前,馬良找到項斌,和他商量要他幫忙與他一起完成他的第一個Demo,而且,他要用這個Demo向那個女孩表白。
項斌的技術在馬良之上,馬良找他就是讓他負責程式設計這塊,而他自己則專心做圖形,另外還找了個懂音樂的哥們負責音樂處理。
在此之前,項斌已經對Demo有了一些比較深刻地認識,因為他們幾個哥們之間的技術幾乎是共享的,找到什麼好玩的技術,都會在第一時間內公佈出來,誰有興趣就自己來研究,有什麼問題就問提供者。當時項斌在學加密,而Demo技術竟然以這麼小的大小能夠獲得這麼絢麗的效果,項斌當時就被吸引住了,於是展開了研究。
這可是關係到馬良地終生大事,自然不能大意,項斌打起十二分精神和馬良一起,兩人連續努力了快半個月才終於將這個只有64K大小的程式搞定。
在此期間,項斌的主要工作就是程式設計,首先要寫一個程式框架,用來將圖形的顯示和音樂同步起來,當然,那些特效也是由程式設計完成。剛開始的程式是用C語言編寫的。後來,為了使程式的體積更小,執行更加流暢,項斌又用匯編進行了多次重寫。
馬良主要是負責手繪圖形,其中還包括3D建模、貼圖製作以及設定虛假攝像機的執行路徑等。其中的貼圖製作最為煩瑣,要逐象素逐象素地進行描繪。
最後那個負責音樂的哥們則進行音樂的創作和製作。這是一種叫做Module的音樂,它與MIDI有點類似,但Module使用自己的樂器取樣而不像MIDI使用的是音效卡或軟波表的樂器,因此Module可以在所有硬體平臺上獲得同樣的播放效果,而且,檔案卻很小巧。Moudule允許聲音完全的控制,對應著,製作的難度水平也大大增加。
各部分都完成之後,最後的工作就是許毅的了,他負責將這些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