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砍光了,來維持蒲津橋都難以應付。所以唐朝有迫切需求,在黃河上修建一個一勞永逸、穩固的舟橋。
總的來說,第一是有需求,第二是唐玄宗那個時期,也有這個能力了,有這個國力和技術。因此,唐朝時期動用全國年產量4/5的鐵修建蒲津橋幾乎毋庸置疑了。
然而,元曲《西廂記》中的一句唱詞卻讓張力和專家們產生了疑惑。戲中把蒲津橋唱成“竹索纜浮橋”。為何在唐朝之後的元朝人見到的蒲津橋是竹索而不是鐵索呢?那麼到底在唐朝時修建蒲津橋的橋索,用的是竹還是鐵?
張力:這個疑問很快就有了一個合理的推斷,因為元曲《西廂記》是元代的王實甫寫的,但是他是依據唐朝的大詩人元稹的一本《會真記》,又叫《鶯鶯傳》為藍本改編成元曲。所以,在元稹生活的時期,可能鐵索橋還沒有修好。因此他就記載了當時的情況。但是,元曲《西廂記》是王實甫寫的,他是元代的,在那個時期的蒲津橋,已經失去了它浮橋的作用,可能已經消失了,所以王實甫也不太瞭解,唐朝時期的蒲津橋到底是鐵索還是竹索,或許在元代的時候,鐵牛還在呢,那麼這個橋雖然毀了,臨時又在鐵牛的位置,又搭起來了,可能用的就是竹索。
最終,專家們從史書中找到可靠證據。公元724年,唐玄宗下令重修蒲津橋,以鐵牛、鐵人、鐵山、鐵柱作為浮橋地錨。當時黃河蒲津段被沙洲一分為二,沙洲上有一座小城中,正好成為蒲津橋的天然橋墩。於是,這座“一橋鎖三城,連線秦與晉”的鐵索浮橋建成了。它是古代黃河上規模最宏偉、工藝最精良的“第一橋”。然而令張力和專家們疑惑的是,這座神奇的、被當作永不沉沒的大浮橋為什麼在建成500年之後,還是付諸東流了呢?
關於這點,歷史上能找到比較明確的記載是金元戰火。1222年,蒙古鐵騎南下,攻打蒲津地區,與駐守的金朝軍隊展開激戰。蒲津橋就這樣消失在戰火中,自那以後,蒲津橋就再也沒有恢復元氣。
然而,歷史上的蒲津橋曾經多次毀於戰火,卻屢毀屢建,越修越龐大。七百年前那場戰火之後,蒲津橋卻為什麼沒有重建呢?何況鐵牛、地錨並沒有燒掉,重建浮橋並非難事。蒲津橋的毀滅似乎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張力:為什麼沒有重新修復、重新使用,當然我們推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可能就是社會原因。我們都知道,長安是中國的歷史古都,文化名都。但是唐朝以後中國幾大名都,都跑到東邊來了:北邊是北京,往下有洛陽、開封,往南還有南京、杭州,都是在東邊,那麼也就是說文化、經濟中心逐漸東移。長安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重要了,那麼蒲津橋作為經濟往來、軍事往來的一個通道,它可能也沒有像原來那麼迫切的需要了。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修建之謎(4)
然而,蒲津橋真的就此衰亡了嗎?皇帝雖然搬了家,卻並沒有忘記蒲津橋。一千年前的宋朝皇帝就曾經親臨蒲州“渡河橋,觀鐵牛”,還下令植樹造林,加固堤岸。可以看出,當時蒲津橋仍然很受重視。那麼,到底是什麼毀滅了蒲津橋呢?
張力: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恰恰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有一句古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為什麼這麼說,就是說黃河河道,由於洪水氾濫,經常來回來去變。你今天可能是在河東呢,但是這個河道一變遷,可能你人站在這兒沒動,卻是跑到河西去了。
一座橋,即使它是一座浮橋,沒有那麼好的機動性,因為兩岸地錨,那個鐵牛都是非常沉重的,它固定在這兒了,你不能說我河道今天變了,我把橋搬那兒去,我河道回來了,你又搬回來。
那麼河道變來變去,就導致了這個橋,逐漸逐漸就失去作用。還有一個考古依據,就是在蒲津橋使用最頻繁的三百年間,我們根據當年的氣象資料去研究,就是那三百年間,黃河中游沒有發生過大洪水,所以那會兒,那個蒲津橋相對就是穩定的。但是到了後來,洪水現象就比較頻繁了,宋代以後,洪水就非常頻繁了,當然這裡邊,也不是完全沒有人為因素,比如上游的亂砍濫伐,導致水土流失,但是更重要的還是氣候的變化。
實際上都說人創造了歷史,但是在很多時候,氣候、自然對歷史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既有人世間的時世變遷,也有大自然的翻雲覆雨,蒲津橋終於在洪水中消逝了。但是它卻留給後人許多未解之謎。在出土的四頭鐵牛中,張力和專家們發現南面兩頭鐵牛有厚厚的底座,北面兩頭牛的底座卻薄得幾乎可以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