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皇帝放下一切庶務,專心服喪守孝。
長孫無忌為山陵使,他在三原的北面塬上,率人堆土為陵,陵高六丈。
李世民本來打算是要按漢高祖長陵高九丈的規格修,但李淵留下遺詔務從儉約,斟酌漢魏,以為規矩。左僕射房玄齡以為,長陵制度,過於宏侈,有違大行皇帝遺詔,二丈立規,又傷矯俗,光武中興明主,多依典故,尊為成式,實謂攸宜。
這事就這麼定下,
按漢光武帝六丈陵制,為大行皇帝修陵。
東宮。
皇太子承乾在皇帝居喪期間監國攝政。
宰相們與東宮官共同輔佐,
“廟號高祖,諡號太武皇帝,陵曰獻陵!”
左僕射房玄齡進奏。
給李淵定廟號高祖,這是宰相們和禮部等共同商議的,
廟號高祖而不是太祖,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李淵開國稱帝之後,已經尊祖父李虎為景皇帝,廟號太祖。
李虎已經是大唐太祖了,李淵自然不可能再當太祖,做為開國之君,高祖這廟號也是很恰當的,劉邦就是漢高祖。
至於諡號太武皇帝,倒是爭論了許久,一開始商議的是武皇帝,後來奏告皇帝,李世民在父親靈前,考慮了會後搖頭,
覺得武皇帝不足以彰顯父親開國創業之功績,
於是溫彥博提議改為大武皇帝,
最後李世民說了太武皇帝,
於是高祖太武皇帝就這樣定下來了,現在奏報太子,也只是走個過場。
承乾也知曉此事,對這廟號諡號陵號便都點頭同意。
蕭瑀出列,
“嶺南武懷玉快馬上疏,嶺南道貢黃金千兩修獻陵,又貢金八百兩助徵吐谷渾餉,”
蕭瑀現在代民部尚書,武懷玉一下子給朝廷要捐一千八百兩黃金,那可是折錢一萬四千四百貫啊。
收到這訊息時,他還有些不敢相信。
但民部的官員告訴他,嶺南現在很有錢,武懷玉的使府,手握著嶺南三分之一的稅入呢,何況這嶺南各州,還留了三分之一。
蕭瑀特意去了趟太府寺,找了回京任太府卿的武懷義,
喝了一壺茶廣州英德紅茶後,蕭瑀對這茶葉讚不絕口,得知這是武家從姚州都督蘇定方那裡弄來的南中大葉種,在嶺南經過培育改良後的新茶種,茶園良種化,以適合外貿而加工為紅茶,
這茶便於海運,且湯色紅亮,濃郁持久,滋味濃爽,特別是搭配上糖,深得許多胡商的喜愛,在廣州港賣的很好。
從武懷義這個前廣州都督這裡知曉武懷玉確實能拿的出一千八百兩黃金,而且絕不是開玩笑後,蕭瑀今天才把這事上報。
大家對於武懷玉的這大手筆都很驚訝。
一千八百兩黃金啊。
溫彥博問,“進貢的是黃金?一千八百兩全是黃金?”
“老臣聽說嶺南本就多金銀,近年又堪探出不少金銀礦,朝廷的礦稅是二八抽分制,官抽礦二分為稅,餘八分,四分支錢收買,四分自由發賣。”蕭瑀提醒溫彥博,貞觀以來朝廷對金銀銅鐵鉛錫等礦產,主要就是抽、買,先是抽百分之二十的稅,然後和買四成,
剩下四成允許礦主自己賣。
這相比起過以前直接對礦徵定額課稅,要先進的多,而朝廷給礦主留下四成的礦自己買賣,也是讓利於民,避免朝廷二分抽解,八分折買後,讓礦主得不到多少利,而使的民間採礦業蕭條。
光靠官礦,是遠遠不足的。
在貞觀這種礦課制度下,這些年採礦業很興盛,嶺南那邊就更興盛了,
一來那邊礦多,二來那邊偏遠蠻荒,容易弄到便宜的奴隸做礦工,再則如鐵,韶州有最大的生鐵浸鍊銅場,佛山又是現在南方最大的鐵加工產業地,在嶺南開採鐵礦,成本低還好賣。
金銀也是一樣的,嶺南外貿興盛,本就有以金銀交易的傳統,跟胡商金銀交易也更方便。
嶺南的金銀礦開的多采的多,嶺南地方官府自然抽解的多,和買的也多,而透過海貿也能獲取不少。
溫彥博皺了皺眉,
蕭瑀比他資歷老的多,這蕭大炮有時能懟死人,
“看來嶺南地方留存的稅賦太多了,”溫彥博道,“尤其是這市舶關稅、礦稅、博買、官營的收入,這些我認為還按三分制度,給嶺南留下兩分,這是不合理的。”
“兩稅正稅可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