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3部分

和研究工作,從小張百川就帶著張辰去參加這些工作,進行最好的實物教育模式。在三晉各地往來頻繁,雲中市去過有七八次,正在市區內的九龍壁自然是每次都不會錯過的。後來上中學和大學之後和跟同學也去過不少次,這麼多年下來他已經可以清楚記住雲中九龍壁上的任何一個細節。

後面的那座小一些的見得更多,至少見過四十次以上了。他自小就是在龍城長大的,京城的故宮等那些大型博物館院。自然就成了他每至京城就必定回去的地方,而家中的長輩對他的這種做法就更是喜歡了,只要想去就會有人帶他去。大學畢業來到京城之後,又有了需要帶著寧琳琅和張沐去逛故宮的任務,而且只要故宮有什麼聯合展覽。他也是必然會去的。所以,就建在皇極門外的那座九龍壁,更是熟到不能再熟,張辰甚至知道在那些彩sè琉璃的下面有多少塊磚,每一塊都是什麼顏sè。

剛才一進入地下建築的時候,張辰就看到了這兩座影壁,也為它們的出現而奇怪,那時候就已經想要好好查驗一番了。現在這裡的東西基本已經算是收拾了九成。其餘的也用不了多少時間。索xìng好好來看一下這兩座九龍影壁。

張辰隨身攜帶有大量的工具,從戒子裡取出長皮尺,和寧琳琅兩個人開始對這兩座影壁進行比目測更標準的測量。

大的那座影壁高八米,長達四十四點五米,厚度為二點零二米;琉璃九龍彩壁內高度三點七二米,壁底的須彌座高度為兩點零九米;這些所有的尺寸都是完全相同的。沒有一點點的差別。

包括須彌座上的四十一組二龍戲珠的浮雕,七十五塊琉璃磚組成的腰部浮雕中。牛、馬、兔、等動物的形象,九條呈飛騰狀的飛龍盤旋於壁上。正中間的那條黃sè飛龍也同樣是龍首向前。兩側的的雙龍相互對稱,九龍間隙處,也是琉璃磚組合而成的山石水草圖案。

影壁兩側的牆面上,同樣是由四百二十六塊琉璃磚瓦組合而成所代表明朝的rì月圖案,還有壁頂上等琉璃瓦,和頂下的琉璃斗拱,這些不論是組成數量還是物件的顏sè,都是完全絲毫不差的。

包括張辰在意念力下觀察後,也發現組成這座九龍影壁的這些琉璃構件,所採用的sè料和胎土,都和雲中那座九龍影壁完全一樣。而影壁表面流動的的十層由淺到深的綠sè光芒,也證實了這影壁的確是和雲中的那座在同一時期燒製的。

再測量這座影壁後邊五米左右的那座小一些的影壁,壁長二十九點四米,厚度為零點四五米,高度為三點五米。瓦廡殿式的黃琉璃頂子,和簷下的琉璃椽、檁、斗栱,以及漢白玉材質的和雲中九龍影壁同樣款式的須彌底座,這些也都是和皇極門九龍影壁完全相符的。

這座小的影壁燒製於清朝最流行奢靡和富貴的乾隆年間,硬幣上的九條非空很強調立體突出感,足足比影壁的平面部分高出二十厘米還要多一點。

和雲中九龍影壁一樣,這座也是正規款式的黃sè團龍居中,龍首正面向前。兩側各有藍、白、黃、紫sè飛龍一條,唯獨要比雲中的九龍瘦弱了一些,這是清代龍的特點。

眼前的這兩座影壁,正是和雲中市那座明代初期建設的九龍壁影壁,以及故宮皇極門外在乾隆年間建設的那座九龍影壁是完全一樣的,在每一個細節上都一模一樣。而且同樣都是設計jīng巧匠心獨到,燒工藝高超絕倫,這兩座九龍影壁當屬是明清兩代琉璃物件燒製工藝的巔峰代表之作。

如果一定要找出一點什麼不同,那就只能在顏sè方面了。這兩座影壁也許是因為在黑暗不見光的空間中長期存放著的原因,並沒有享受過陽光的照shè和風雨的侵蝕,表面顏sè還有如新燒製出來的一般,在燈光的照shè下是那麼的鮮豔。

張辰都有些不敢想象,這兩座九龍影壁出現在唐韻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要知道這兩座九龍影壁可是國內的九龍壁第一第二名,還好好地在雲中和故宮裡存在著呢,就這麼一下子給弄到唐韻展出了,而且還是這麼光鮮看著好像是新燒出來的一樣。天知道到時候會有什麼麻煩。

首先參觀的遊客就會產生疑問,這東西是真的嗎,唐韻不會數字愛作假吧。這可不是張辰想要看到的。如果這是必定結局的話,他寧願永不展出這兩座九龍影壁。

如果想要展出,又不想鬧出麻煩,那就只能是找國內的有關部門來做個堅定了。特別是雲中九龍壁的管理部門和故宮這兩個單位,都必須要事先打好招呼,把工作做好了。唐韻本來就已經很讓人羨慕嫉妒了,如果這次再高出這樣的大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