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們要學習的很多。
性子要爽利,痛快,對了武功要懂,而且不能被奴才壓制住。
可能公主當中會有留在京城的,但肯定是極少的,與其讓她們最後帶著萬般無奈的心情嫁到蒙古,還不如讓她們從小就開始培養嫁到蒙古以後,怎樣才能活的更好的能力來。
所以樂萱教了一些基本的功夫給她的孫女們,康熙的女兒基本上都是在樂萱這裡長大的,是走了一撥又來了一撥。
樂萱認為至少不能讓她們在蒙古活的太短,所以樂萱經常是帶著公主們到處跑,讓她們明白北京很大,紫禁城很小,天下很大,北京很小,蒙古也有它好的一面。
這麼說吧,樂萱的教導還是有用處的,至少出嫁到蒙古的公主們,沒有一個早死,而且管家等等方面都做的不錯,也沒有出現什麼被嬤嬤轄制的事情來。
樂萱也知道很多清朝的公主,要見到丈夫居然要行賄嬤嬤,不然就是什麼不符合規矩一類的話語,在樂萱看來,公主不願意見的時候,自然不用見,這是主子的意思,不用什麼規矩來束縛。
但是想見的時候不能見,那就是公主自己沒有本事了,而樂萱要的就是她們要有這個本事。
所以等到康熙四十年的時候,樂萱撫養公主已經有了一整套的模式,這個時候樂萱也不再專門養公主了。
至於阿哥們,元后沒有死,而且和康熙關係不錯,佟貴妃自己還是沒有兒子,當然四四呢,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麼爭位之心。
樂萱不想參與到九龍奪嫡裡面去,這些她不想管,只是救了幾個人,當然基本上都是康熙的后妃,有了額孃的孩子才真的有人疼愛。
樂萱是四四黨不錯,可是歷史上的雍正那是一個事必躬親的人,最後是為了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樂萱不希望四四還是走原來的路,做了事情,結果還留下了一堆不好的名聲,四四還是做賢王吧。
樂萱很少過問阿哥們的後宅,四四的嫡子弘暉就沒有早逝,樂萱唯一指婚的是耿氏,因為她是弘晝的生母,這麼一個愛玩的王爺如果不能出生,那太可惜了。
當然弘曆的生母被撂了牌子,大清後面是誰繼承,這個不重要,但是乾隆還是不要的好。
實際上樂萱的諸般行事等,有沒有人懷疑,還是有的,比如康熙,雖然小的時候對他的皇額娘沒有疑心,可是越大越覺得不對,滿洲的貴女一天到晚都是有人跟著的,怎麼可能會有那麼高的武功呢,康熙暗中在佟家調查過,也沒有發現任何的蛛絲馬跡。
雖然知道他的皇額娘不會對他有害處,可是康熙還是想要知道前因後果。
樂萱倒是覺察了,所以找了一次機會和康熙好好的深談了一次。
“玄燁,你小的時候,我帶著你到慈寧宮的那一次,是否有人發現。”
樂萱問道,樂萱暗地裡面的意思是皇宮中的守衛比起佟家那是多多了,你這個皇帝是知道,可是其他人呢,不是沒有任何的發現嗎?
“皇額娘,您是說……”
康熙對於那一次的記憶還是很深的。
“我的師傅也是如同這樣,第一次的時候我也嚇了一跳,師傅一共來了三個月,教會了我一些基礎以後,留下了一些書籍就離開了,我也再沒有見過。”
樂萱心想,現在的武功是自創的,我確實是沒有師傅,就算是在原來小無相功等多種武功的基礎上創造的,但那時我也絕對沒有拜師過。
說著,樂萱拿出了基本書籍,反正這些都是一般的功夫,但是對於江湖人士來說,已經是很好的武功了。
康熙也學過,他當了皇帝也有不少的年頭了,也知道他掌握的武功確實非常精妙,雖然他練習的時間有限,可是功效很好。
當然樂萱跟康熙的談話是在康熙三十年不到的時候,康熙的阿哥們也學了不少,所以他們的身體也不錯,比如四四就沒有中暑過。
樂萱認為她現在是皇太后,所以需要操心的本來就不多,混吃等死談不上,可是舒服的日子還是需要過的。
樂萱對於清朝的規矩瞭解的也不算少,她最喜歡的就是在選秀當中插上一腳,康熙歷史上的嬪妃,上一輩子都見過,這些她都沒有阻攔,但是宗室當中的嫡妻等等,她就比較喜歡管了,而這些樂萱基本上是不知道原來他們娶的都是誰的。
樂萱從來不指婚側室,只有耿氏例外,也因此她直接就是側福晉了,畢竟是皇太后難得的破例。
時間還是一步步的向前走,樂萱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