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多的變故,這是嶽少安沒有想到的。Www!今日入宮一行,嶽少安是想確定自己心中的猜想是否正確,在來此之前,他已經安排牛仁派人去調張橫與牛青幾人過來了。
北上抗金,手中如果沒有幾個得力的人,顯然是不行的,這次調的只是幾個將領,輕騎趕路,應該能夠趕得上,這一點他到是不怎麼擔心。
紅馬行的並不快,但嶽少安心中事太多,因而,覺得沒過多久,再一抬眼,宮門口就到了。
嶽少安看了看時間,還是上午時分,也不知現在早朝退朝了沒有,和小太監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今日皇帝稱病,並沒有上朝,不過,卻在御書房召見了幾位大人商討國事。
嶽少安來到宮中讓太監通稟過後,不一會兒,御書房的房門開啟,幾位老臣從裡面走了出來,柳宗嚴也在其中,嶽少安距離比較遠,故而也沒有上前去打招呼,柳宗嚴朝他所在的方向望了一眼,並沒有停留,徑直離去了。
嶽少安等在那裡,隔了一會兒,太監過來通傳,說皇帝請他進去,嶽少安輕聲謝過之後,來到了御書房。
一入房門,便見皇帝手託著鬢角處,眉間有一絲愁容,似乎在思索什麼。
看嶽少安進來,皇帝起身招手道:“嶽先生,怎麼樣了?將士們已經到了吧?”
嶽少安點了點頭:“今日便可出發,只是在此之前,希望皇上徹查一件事”接著,嶽少安便將今日府中發生的一切與皇帝說了一遍。
皇帝聽罷後,先是吃驚,隨即皺眉沉思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將太監叫了進來,一連下了幾道聖諭,徹查此事,很快,整個杭州城就忙碌了起來。
在此期間,嶽少安一直沒有離開皇宮,同時,兩人也默契的沒有再談論今日的事情,而是說起了北方的戰事和計劃,一直到中午時分,皇帝乾脆留下嶽少安一起吃飯。
在席間,皇帝更是開懷暢飲,和嶽少安說起了當年兩人喝酒之時的事來,只是,嶽少安注意到了,在皇帝的眉宇間,似乎纏繞著一個深深的疑問。
午飯過後,傳令的太監再次跑來,說襲擊帝師府的案件已經有了眉目,據說是李侍郎派人乾的,這個結果一出來,皇帝大怒,當即招李侍郎入宮。
李侍郎來到宮中後,哭喪著臉,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講了出來,原來,捉拿欽犯的命令得確是他下的,但是,他並沒有讓人去闖帝師府,這件是純屬是手下人擅自乾的,與他無干,就是有關係,也是用人不當,有些失職,現在已經查證得出了結論,那人得確有這樣的動機,因為他本就是以前梁王埋下的棋子,一切都是梁王未滅的黨系想要報復嶽少安而已。自己絕對沒有加害帝師之心。
當然,他那句沒有加害之心的話,嶽少安直接忽略掉了,但是,前面的話,嶽少安卻是信了的,因為這件事的本身便有很多蹊蹺。
首先,李侍郎的兒子在自己的手中,他不敢弄得魚死網破,其次,李侍郎並不傻,他為官多年,應當知道這其中的厲害關係,他若真的下令強闖帝師府,還企圖殺死公主,那麼,他絕對是瘋了。
但是,現在他說話條理分明,不是一個瘋子能說出來,如此說明,他並沒有瘋,一個不瘋的人,是不會為了讓自己的對頭心疼而把自己的九族都賠上的。
只不過,在相信的同時,嶽少安還是留了一個心眼,李侍郎還是有可能下這樣的命令的,如果,他身後有人默許的話。
其實,嶽少安的這種猜測是正確的,今日之事,是皇帝默許李剛這樣乾的,因為嶽少安突然將自己的人全都送是杭州城,這讓皇帝略微覺得有一絲不安,卻又因為馬上開戰要用嶽少安,因而,不好拒絕他,怕影響到北方戰事。
如此,才默許李剛這樣做的,他的目地也只是想試一試嶽少安到底是不是足夠忠心,卻沒想到讓梁王的餘孽鑽了空子,差點就害死了自己的妹妹。
雖然這件事是皇帝默許的,不過,造成如此後果,李剛的辦事不力,還是讓他大發雷霆之怒,直接將李剛拖出去仗著二十,罰俸一年,同時官降兩級。
因為顧章的辭官,杭州知府的位置一直空著,便讓他去做了。
李剛對自己所受到的懲罰不敢有絲毫怨言,心服口服,因為這次他得確是辦了一件臭事,不過,杭州知府這個位置,還是讓他很滿意的,雖然官職降了,但是,手中的權利卻沒有少,甚至比以前還大一些,從這一點來看,李剛知道,皇帝其實並沒有從此就不在用他,而是還要好好的用,不然,杭州知府這個位置,怎麼也輪不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