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飢渴的漢子們生理問題的同時,也讓他們更加擁護起這個守將大人來。
給光棍送媳婦,這可比雪中送炭更實在,因為沒碳的話,用木材也是一樣可以取暖的,但是沒有女人,“五姑娘”卻是不能給生兒子的。
所以,只是隔了一夜,嶽少安便被歌頌成了開州的活菩薩,更有甚者,集資修廟,歌功頌德,將他的配位和雕像供奉的觀音大士還高上一些,更有閒不下來的文人騷客,在廟前提字:“觀音送子,守將送妻,同為無量大功,守將卻為先人”
聽了這些訊息,嶽少安差點沒將剛剛喝到口裡的熱水噴到牛仁的臉上,也虧得我們這位老牛親兵隊長確實是一位“牛人”,才堪堪躲了過去。
不過,頭疼的事是不能省的,老牛給嶽少安帶來好訊息的同時“壞訊息”也是接踵而來,有幾位姑娘表現的異常決絕,居然是抵死不嫁。
又過了多日,嶽少安苦口婆心,甚至將開州城中號稱能鐵嘴說服孟姜女改嫁的媒婆都請來說教也不管用,雖然有時候強扭的瓜也很甜,不過嶽少安卻不屑逼婚的行為。
好在那位鐵嘴媒婆總算說動了幾個,現在還剩下四人,全都是書香門第的子女,個個生的俏麗端莊,那些流寇門本欲將她們賣個好價錢,而得意保住完璧之身,可保住完璧之身的同時也保住了她們這份倔強的興趣,因而給嶽守將留下了這個大大的難題,不可謂不是流寇們最終的報復。
正當嶽少安無可奈何之際,他送當京中的戰報也有了迴文,原來金兵依然入境,前方戰急,柳宗嚴為嶽少安表功後,被連升三級,直接封為了統領,雖然說他著滅流寇的戰功可謂平定後方,可以使朝廷專心抵禦外地,但規模畢竟是小了些,能連升三級,一來是有柳宗嚴這個未來的老丈人這層裙帶關係,二來,老皇帝,對他還是比較欣賞的。
做了統領的他,當然不能可能再讓他留在開州這個小城當清閒將軍,任命之後,下文就是讓他帶著人馬去接管杭州防務,以防金兵小股人馬潛入而擾亂後方。
杭州的重要性可不是開州這個小城能比的,做為糧倉的囤積之地,杭州一旦有失,那麼後果不堪設想,說句大宋將忘,也不為過,讓他去駐守杭州,可見柳宗嚴和老皇帝是非常看的起他了。
可是嶽統領卻沒有充分理解上峰的意思,少了那份壓肩的責任感,讓他更為欣喜的是,終於可以見到那一個個日夜思念的人兒了。
同時,這四個女子也有了著落,既然是書香門第的後人,那麼扔到京杭書院裡最合適不過了。憑自己這張帥氣的大臉,老院長怎麼也得給自己幾分薄面吧,減免的“學雜費”應該不成問題,即便他不給面子,自己還有他的“把柄”在手中,倒也不用擔心。
又安頓了一天,第二日,嶽少安讓莫漢昌代理開州防務,給他留下了伍佰人馬,便帶領著其他步眾,打算趕往杭州。
離城的這一天,嶽少安一身銀色盔甲,手握長槍,輕搖摺扇,這如果被其他地方的將領看見的話,一定會很不屑他這不倫不類的裝束,畢竟,他這怎麼看,怎麼像是“非主流”的造型。
不過,開州的軍命已經將他奉為神明一般,當然不管他怎麼樣,只會被理解為是一種如同神仙放屁,不同凡響的“個性張揚”。
更有甚者,居然也模仿著他,深秋的季節一起搖著摺扇,沒有長槍的只好拿了一根木棍,天涼還扇著風,不知道這樣會不會引起一場流行性的感冒來。
這些造型,嶽少安雖然不敢恭維,不過,百姓們的送別之情,依依不捨的真情流露,還是讓他有些感動的,其實他也沒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只是做了一個守將應該做的本份而已,而且,他還不是一個十足的清官,那些剿滅流寇和抄陳光家得來的財物,他並沒有和朝廷上報,全都自己剋扣了下來。
儘管這樣,百姓對他已經是感恩戴德,主要是陳光先前的作為和現在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就好比,一個快要餓死的人,你送他一個饅頭,他會感激涕零,甚至記你一輩子的好,但是一個金鑼滿戴,衣食無憂,出行還有數十人護衛的人,你跑去送一個饅頭,很可能會遭受一頓毒打吧。
開州的百姓恰巧就是快要餓死的人,被嶽少安送了一個比較大的饅頭而已。
嶽少安帶領隊伍前行,百姓們一路跟隨,送出了百餘里,哭聲,喊聲,離別的不捨,讓他們越發的念起這位上任不久便被調離的守將大人的好來。
四下流傳中,都說他是上天派下來的神人,就是專門來搭救開州百姓的,現在百姓以後能過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