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展盛行的卻是在明清,在宋代的文學領域無足輕重,所以楚質只好把其歸類為童謠。

“那質兒可否再編幾句教與?兒?”芸娘柔柔問道,眼睛掠過一絲期待之色,心裡似乎也有幾分緊張。

沉默了片刻,楚質開口說道:“沒有問題,待會編好之後,我就給芸姨送去。”

“謝謝質兒了。”悄悄鬆了口氣,芸娘客氣說道,言語間帶著一股真誠的感激。

( )

第一百零八章 上元燈節

漢代永平年間,明帝因提倡佛法,每到正月十五日晚即令點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祭神,以示尊崇,上元節放燈習俗即由此始,又有傳說,上元起自魏,因尊通道士而來,即道教有上、中、下三元之說,三官大帝中的上元天官火官就是在正月十五日誕生,故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火官生辰,自然要放燈點火。

但以上只是民間傳說,上元節的實際起源,是從宋朝的建隆元年開始的,這年元夜,宋太祖趙匡胤登上了宣德門城樓,只見燈燭熒煌,一片盛世祥和景象,宋太祖心中歡喜,特意問身旁大臣李?:人物比之五代如何?李?回答說:民物繁盛,比之五代數倍。

這大約觸發了趙匡胤借上元張燈歡慶一番的念頭,於是就在乾德五年正月甲辰,以年豐米賤無邊事為由,特詔開封府在上元節時,更放十五、十六兩夜,宜縱士民行樂,自此便為慣例。

這種以歡樂為宗旨的慣例的形成,除卻宋朝基於國勢強盛,需縱容百姓享樂以調節節日氣氛的因素外,也有宋以前的唐代每年正月十五上元日,百姓張燈歡樂的傳統因素,兩種因素交併一處,自然形成的熱鬧非凡的上元燈節。

“文玉,急急忙忙拉我出來做什麼?”走在一條***通明的街道上,望著比白晝時候還要多的人潮,楚質心中感慨萬端,要是在現代,很難看見這麼傳統的節慶場面了,才剛走出家門兩步,楚質便感受到一股灼人的熱浪向自己襲來。

這熱浪是由香霧,是由彩山,是由麗裝,是由家家的燈品,是由處處的錦帳,是由鮮豔的花市,是由奪目的金蓮,是由如流水的車,如游龍的馬,是由川流不息的狂歡人潮匯聚而成的,走在汴梁城的街道,真有香霧重,月華濃,露臺仙仗彩雲中的感覺。

“聽說今年的燈山擺在大相國寺前,才卿邀我們一起去觀賞。”楚珏說道,俊臉上露出一絲興奮之色。

“那還等什麼,我們快些去吧,遲了就擠不進相國寺了。”楚質興致勃勃說道,走路的速度也輕快許多。

各種燈品彙聚一處,其最高成就是燈山,也可稱為鰲山,東京的燈山通常是在上元燈節前幾日就開始扎縛,架造時間長,規模氣魄大,高可達一十六丈,闊三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鰲柱,長二十四丈,兩下用金龍纏柱,每一個龍口裡點一盞燈,謂之雙龍銜照,這樣壯觀的場景,楚質只在記憶中瞭解,現在有機會,當然想再見識一番。

“二哥,看來真如你所料。”順著人潮,艱難向大相國寺方向行去,走了大約半個小時,來到保康門前,楚珏苦澀說道:“我們似乎擠不進去了。”

雖然還有百來步便可到大相國寺前,可是區區《1/6k小說網手機訪問 w/a/p。1@6@k。c@n》百步的空間內,不知道擠壓了多少前來觀賞***了百姓,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喧囂吵雜,不過隱隱約約還能看見燈山的壯觀景象,燈山的旁邊,還有一個用綵帶圍繞起如盆狀的大臺,臺中樹立著許多仙佛車馬的木像,還有高達十數、結束彩絲的長竿,竿上懸掛著紙糊的百戲人物形象,它們乘微風而飛舞,猶如天空飄來的神仙。

“這個倒是不急,人這麼多,不知如何才能找到才卿。”楚質輕笑道,艱難側過身體,避讓出一絲空隙,讓人透過。

“不用找尋,我已經在這裡了。”雙手搭在楚質和楚珏的肩上,高士林笑吟吟探出腦袋,自己的判定果然沒錯,在這裡等候,真是明智之極。

“你怎麼會在這?”楚珏驚訝問道。

“來的時候,也與你們一樣,擠不進去,只好在這裡等候啦。”高士林笑著說道。

“才卿,看此情形,觀賞燈山怕是不行了。”楚質微笑說道,也沒有覺得奇怪,畢竟這裡就是楚府到相國寺的必經之路,高士林在這裡等候,說明他的腦子還不算糊塗。

“我本來就沒有打算邀請你們觀賞燈山。”高士林笑吟吟說道:“二位,請隨本公子來。”

楚質與楚珏相視一眼,跟著高士林走了幾步路,來到一輛馬車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