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揚聲叫嚷起來。

“幾位公子請。”聲音剛落,閣樓內迎出幾個俏麗女婢,體態輕柔的微微施禮,掠起一陣香風氣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片刻之後,閣樓門前露出趙宗實英俊不凡的臉龐,面帶溫煦笑容,溫文儒雅的氣息顯露無。

“見過王子。”楚質與楚珏拱手行禮道,這個時候趙宗實還沒有封王,也沒有繼續父親汝南王的爵位,哪怕在汝南王趙允讓其他子嗣都已經有了爵位地情況下,身為嫡子的趙宗實卻依然沒有得到宋仁宗的賜封,其實的原由確實耐人尋味。

“不必多禮。”趙宗實輕微笑道,還禮之後引請兩人進入閣樓廳內,待婢女奉上清茶水,隨之揮退在旁服侍的左右。

“景純、文玉,坐下說話。”廳內只剩下幾人,趙宗實似乎也有些放鬆隨意起來。

在宋朝地時候,只要不是在金鑾殿朝覲,與皇帝會面時,根本不用行跪拜之禮,相對而坐也是正常的事情,楚質和楚珏自然沒有推託,聞言也隨之安然坐下,而高士林不等趙宗實有所表示,臉上掛著笑容,大方自然的坐在楚珏地身旁。

隨意聊了幾句,氣氛也隨之緩和,趙宗實露出一絲笑意,起身微微拱手,輕聲說道:“二位,上次見面時,有些許誤會,失禮之處,還請多包涵。”

“不敢。”楚質連忙起來還禮道:“王子言重了,況且那事責任其實不在才卿,主意是我出的,王子責怪地也沒有錯,要賠禮的應該是我才對。”

趙宗實灑然一笑,以為是楚質與高士林交情深厚,為其掩飾,根本沒有相信。

“行了,此等微末之事,沒有必要認真計較。”高士林揮手,大大咧咧說道:“你們不是佩服各自對方地才學書法嗎,何不借此機會相互學習交流。”

“才卿言之有理。”趙過實表示贊同,沒有再糾著下去,輕笑了起來,繼而說起詩詞歌賦中風花雪月的雅事來。

在何涉府上,與朝廷大臣交流,經常要面對這種情況,回應趙宗實之時,楚質自然表現得揮灑自如,進退有度,絲毫沒有膽怯唯諾之處,而楚珏平日裡也沒少隨楚洛出席官場上的應酬,況且對趙宗實以為的事情根本不清楚,心中自然沒有壓力,雖然有些沉默少言,但談吐清晰明理,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

“景純,你覺得我大宋國運如何?”突然之間,趙宗實輕聲說道,詢問起一個與剛才話題絲毫沒有關聯的問題。

( )

第一百二十章 盛衰之論

然大宋朝開科取士,憑的是文章優劣,可是作為宗且隱約是皇儲的趙宗實當然與一般計程車大夫不同,相對而言,更加看重文人士子們的務實能力,哪怕就和楚質見了兩次面,聊了不過半個時辰,不過趙宗實卻沒有懷楚質詩詞方面的才華,畢竟這是有目共睹的,精通詩詞不代表就能治理好國家,半部論語治天下不過是一句笑談,這個道理趙宗實心中非常清楚。

也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心裡突然冒出考察楚質務實的能力的念頭,問話之後,趙宗實自己也微楞了下,細細思索,隨之明瞭起來,大概是覺得楚質的表現太過優秀,自己想為難一下他,這應該不算是妒嫉賢能吧?趙宗實啞然失笑,畢竟楚質的年紀太小,政治經驗淺薄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話既然已經出口,自然沒有收回之理,趙宗實隨之露出饒有興趣的神情,目光落到楚質的身上,準備只要聽到幾句昌盛、繁華之類的言語,自己就趁勢下臺階。

莫明其妙看了趙宗實一下,楚質沉吟片刻,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見解,而是緩聲說道:“唐太宗有言,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王子以為然否?”

“先賢帝王之言,自然有理。”趙宗實點頭說道,目光有些訝色。

“景純,你想說什麼?”有些話趙宗實不好直接開口詢問,作為小舅子,高士林責無旁貸地站了出來。

“才卿,你認為前漢之一朝,從何為衰落之始?”楚質笑問道。

古代的史書記錄時採用的都是所謂的春秋筆法,講究微言大義,根本不像後世的歷史教科書,雖說具有明顯的階級特徵,可是通俗易懂,而且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就算總結的經驗教訓可能或許會帶有某些偏見,或者故意疏漏,但是要比古代的史書先進。

起碼讓個小學生讀幾年的歷史書,就算完全不明白書中地歷史事件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所代表的含義,哪怕是人云亦云,但是也能說出些道理來,而才華出眾的高士林,精通曆代史書,聽到楚質的詢問,還要思索片刻,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