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趙概搖頭說道:“這扇確實比以前輕巧許多,但與宮扇相比,卻差了許多,扇面潔白如雪故然不錯,細細看來,沒有團扇那麼雅。”
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絹宮扇大多製作精細,裝飾華美,面上常繡有精美的花鳥、魚蟲、山水,人物、佛像,顯然趙概已經習慣這樣的扇子,自然對空白無物的摺扇不認同。
與楚質對視了下,何涉笑容燦爛,放聲呼道:“來人,取老夫畫盒來。”
在趙概迷惑的時候,廳外的僕役聽到呼叫,匆匆忙忙奔向何涉的書房,過了片刻,返回廳中,小心翼翼的將作畫用的筆紙顏料擺放到位。
( )
第二百零八章 隱謎
退僕役,楚質攙起了衣袖,熟絡的開始調配顏料,古的顏色,遠遠沒有現代那麼豐富多彩,大致可分為水墨、青綠、金碧、淺絳等,顏色故然不多,可是經過古代畫師的妙手搭配,卻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令人讚歎不絕的名家畫作。
“老師,請。”將調配好的顏料擱在畫架旁,楚質輕輕後退了幾步,讓出位置給何涉。
雖然趙概依然迷惑不解,有些弄不清楚狀況,但是也不妨礙他欣賞何涉揮筆作畫的興致,見到何涉站了起來執筆,也連忙走上前去,放緩呼吸,不欲驚擾。
輕輕沾了些顏色,畫筆懸在空中,透過廳門的前方,正是一處花圃,就當趙概認為筆尖會落到畫架的紙上時,卻見何涉左手一橫,扇子平放,右手輕顫挪動,聊聊數筆,已經勾勒出青翠枝葉的形態來。
過了片刻,一叢鬱鬱蔥蔥的枝葉已然浮現在扇面的大部分空白上,蔥綠之中,又有幾朵黃紅鮮花點綴,幾三兩隻小鳥在枝頭上盤旋鳴叫,扇面之中,小小的尺寸世界內,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的景象。
“突破瓶頸之後,師的畫技越發出神入化了。”看見何涉擱筆,楚質立即滿面笑容的讚歎起來:“人常說一葉知秋,而觀老師此畫,只看其一節枝葉,就知此畫描繪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甦之時也。”
“中了進士,別的沒學會,阿奉承的本事倒是長進了許多。”何涉笑斥道,心裡卻很受用,取了自己最小那塊銘印,在扇面的角落處輕按了下,一幅畫作正式完成。
就當楚質準厚顏開口索求的時候,卻不想趙概已經搶先下手了,只見人影晃動了下,畫扇已經到了他的手中。
“好畫啊,妙不可言。”捧著扇子仔細量,趙概讚不絕口,過了半響,依然沒有閉口的打算而且奉承之言要比楚質高明許多,簡直就是不留絲毫痕跡,讓何涉聽著眉開眼笑,老懷大暢,直捋鬍鬚。
不愧是當朝要臣,溜鬚拍的本事確實不是自己所能及的楚質暗暗佩服不已,自然要仔細聆聽,準備學上幾手後肯定派得上用場的。
“咦。這什麼字?”再次仔細觀摩。趙概發現摺扇扇骨有個奇特標誌。目光微微凝滯眉說道:“或者不是字。而是某種符號。”
“這個老夫也留意到了。測了許久。本以為是上古文字。翻閱不少古籍。卻依然毫無所獲。”何涉捋須說道:“可能真地如你所言是一個代表某種含義地符記罷了。”
“這符號。一畫一筆之間有些景純所書字型地風格。”遇到不明白地事情。只要有幾分好奇心誰都會仔細思量片刻。趙概反覆觀察後得出這個結論。
“還真有些像。”何涉驚訝道。當局者迷。楚質送扇來之時。並沒有透露扇子地底細。何涉一直認為這些扇子是楚質買來送自己地禮物。自然不會聯想那麼多。現在經趙概提醒。仔細觀察。發現還真是如此。
“景純……。”當事人就在這裡。兩人地目光立即轉向楚質。
“兩位真是法眼如炬啊。”楚質微笑承認道:“這個確實是我寫地。確實也代表了某個含義。就是這家扇坊地名字。”
“還真是如此啊。”趙概輕笑起來,有此微得意之色。
“老了,眼力大不如前了。”何涉連連搖頭嘆道,楚質及趙概連忙安慰起來。
過了片刻,為了轉移何涉的注意力,趙概微笑道:“景純,你說這是作坊的名字,那應該是字才對,恕我才疏學淺,此字不知如何念讀,還請你指教。”
宋朝大部分文人,心胸坦蕩,秉承孔夫子的教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恥下問是常有的事情,沒人覺得有什麼丟臉的。
而楚質卻感到異常驚訝,驚訝的當然不是趙概能不恥下問,而是驚訝兩人居然沒有詢問自己寫的字,為什麼會與一家扇坊扯上關係,害得他在心裡準備好久的理由